历史

第十八章 企业效益(2)(2/2)

信息呢?首先必须尽快介入到冲突中去,如果摇摆不定,就是默许冲突的存在,绝不能让员工们有任何文过饰非的机会。作为主管,你也不能发怒,发怒只能表明你想推卸责任。如果你在处理事件是经常说“总是”、“从来不”、“很久以来”、“典型的”,那就表明你在发怒。  主管应该在一开始就明确员工的责任,不要到事后才严厉责备。我们经常听到主管们说:“我们当初是怎么说的?”“我们的协定是什么?”这根本无益于解决问题,与其追溯错误的责任,还不如一开始就明确地说清楚任务和合作的条件以及责任:“我想……”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保持公平的施与受。我曾经处理过这样的一次冲突,当时员工对主管分配的任务不满,于是说:“那好,我会试着去完成这项工作。”而主管回敬他说:“行,我会试着发薪水给你。”  永远不要去注意员工地位的高低,要把他看作整个合作项目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会碰到这样的一些测试题:“如果你的新董事长准备实施一项裁员计划,要裁掉一些前景暗淡、长期亏损的部门,请你在两分钟之内说服董事长,让他不要这样做。”有时候,有人会礼貌地问:“你对公司的贡献是什么?”“公司为什么给你这样的薪资?”你认为你的员工们能回答这些问题吗?如果你的下属说:“我是某部门的……”请记得纠正,让他以“我是做……”开头。要让你的员工们知道:“我的顾客只会因为我的某项服务付款。”这样,他们才会意识到工作任务的重要性,而不是职位的重要性。    掩饰错误只会帮倒忙    除了协定要明确之外,主管的回应也要明确。你要明确告诉员工你的感受,以及不悦,要让员工知道,你不是没有感觉的木头人,如果必要的话,就收起礼貌性的笑容,表现出你的情绪。如果你发现,现在的情况违背了当初的协定,就必须马上指出来,并要求对方回到协定中去,如果对方不愿意做出改变,那你就应该终止合作。如果你已经不再信任对方,你也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以便他做出调整,不要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留下“心烦意乱”这个灰色地带。  帮某人文过饰非就是帮他防御,同时也意味着你认为自己的地位比他高:“你不能自己做主,应该由我来替你做决定。”这样一来,你们就无法再同等对话了,而且你也不会再认真对待他。不过,通常我们帮助他人掩饰错误,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避免失去他人的尊敬。其实,掩饰错误只能帮倒忙,你以为下属都是白痴吗?他们只不过以“沉默”来应对罢了。  主管经常说:“你太令我失望了!”(不过此时员工们往往在想:但是我很高兴)主管总是把自己看成是教育家。其实,他们应该先问问自己,到底想把员工们教育成什么样?让他们有罪恶感吗?还是只想改变他们的行为?如果主管常对员工表示失望,就说明员工在你眼里是小孩,需要你教他们怎么做事,而他们一旦失败,你就会发怒。这种教育的口吻根本于事无补。如果你真想完成任务,最简单的做法是:不要责备员工,明确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感受。    主观与自主    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不是去伤害别人,也不表示自己凌驾他人之上。我们无法立刻知道是否伤害了别人,但我们可以避免歧视性的对话。当你真的希望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应该这么做:不要一味抱怨别人;就事论事,不能把问题扩大化,也不能针对个人;详细说明现在的情况,以及你的感受和期望。  重要的是,你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向他清楚、简洁地解释现状,而且要保持自己的主观性,确保他明白你的意思。一旦你混淆了事实和期待,员工就会无所适从。所以,你应该尽量用这样的话表达:“我不喜欢这样。”“我认为这样不对。”“我不愿意做这样的变动。”你不能说:“你已经违反了我们的协定。”明确表达反而不会伤害他人。举个例子,如果你对经常迟到的人感到不满,就要明确告诉他:“不要再迟到了。”你不能对他和颜悦色,那样表明你对这件事不在乎。    害怕走得太远,往往走得不够远。    讲真话的勇气    没有人能说出事实。企业中不可能有无条件的开放性,而且也没有必要,但是却需要无条件的坦诚。我们必须把经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清楚地表达出来,不夸张也不矫饰,以免误导他人,如此一来,才能创造出开放的工作氛围。要做到矫饰和尊敬很容易,要做到不矫饰和贬低他人也很容易,然而要做到既不矫饰也不贬低却很难。评价他人并不表示贬低他人,只要我们对人友善,处理事情明确一致,至少就不会贬低别人。不过,光是放弃口头的侮辱是不够的,文过饰非也是一种贬低,尤其是管理阶层。如果你尊重别人,就不要帮他掩盖什么。  很多管理人员都喜欢问下属:“你认为还有其他可能吗?”如果,提问之前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提问的目的只是想知道下属的回答,而不是采纳的话,那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还不如直接指示下属该怎么做。此时,大家往往集中注意讨论主管所提出的措施,而忘了开始所提出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清楚的、不需要照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