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章 心理分析课程(1/2)

    要人性,不要距离。    —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Durrenmatt)    林荫大道上的沙龙    管理策略千变万化,我们常听到的一些口号,诸如转变策略、改革之路、结构重组等等,甚至连员工个体任务的转变,也是人们经常谈起的话题。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未来要求我们不断改变思想和行为模式。  一直以来,人们就开始利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来促进管理任务的改变。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家们也想借此机会大显身手。他们提出了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比如员工分类学、动机研究、个体模型等等。当他们巧妙地把企业结构性的问题转移到个体及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时,他们在管理阶层眼中的重要性就与日俱增。  人们能够很流利地说出涉及企业文化的心理学模型,还有形形色色的训练课程—个性分类学、成功意识、快速提升理解力、提高日常谈话的说服力、一分钟经理人用人艺术等等。对我来说,企业就像一个林荫道,所有沙龙都在这里举行。  这些林荫道上的沙龙决不允许异端的存在。如果你想让他们大吃一惊,等待你的将是无穷的阻力。他们把所有的奶酪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新的东西,让你分不清什么是什么。对他们来讲,最不同寻常的味道就是后味儿。  这些带有异国特色的心理学课程是有作用的—至少在资金方面,能让企业界为此心甘情愿地大掏腰包,尤其是营销部门。被“怎样做才最好”(How-to)冲昏头脑的主管们,不断引进这些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心理训练课程。这些课程并非全都有理论根据或临床医疗证明,很多毫无内涵、一事无成的骗子也混杂在心理治疗领域。尽管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心理治疗只是一种象征疗法,然而,很多管理人员却据此将员工分类,分析其行为能力与个人特质;然后用一些近似于军事宣传手法的措施,尽量把员工改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迷雾中的世界    管理阶层和心理分析师之所以能沆瀣一气,乃是以共同利益作为基础的。管理阶层需要心理分析师的“知识牛皮”,而心理分析师则需要管理阶层给他们提供权力。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就出现了,双方都想躲在迷雾后面操纵,不相信别人。管理阶层最关心的问题是:“我可以激发员工的哪些动机?”而心理分析师则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对表面现象从来不会满意,总是说:“背后一定有问题。”  心理分析师善用角色扮演控制参与者的认知,骗取他们的信任。他们喜欢幕后操作,不愿在台前公开论述。他们宣称,所有这一切都来自精神领域:“我了解你,但你不知道我了解你。我现在要对你做一些事情,但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这样一来,对方当然会折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摆布。对于参与者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呢?当然由心理分析师说了算。  心理分析师关心的是现象而不是人,所以,他们不是在跟你对话,而是在对你说话。沟通双方不处于平等地位,不具有对称性。他们对你的谈话内容毫无兴趣,只想用实验手法,通过你对现象的感知,探索你的内心。  这就是心理分析师控制员工思想的基本方法,也是心理学在经济领域控制个体的关键工具。他们出售这些控制技巧,帮助管理阶层解决问题—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那么,谁最需要这些东西呢?渴望权力的人。他们需要的不是互相理解,而是权力。    伸向无辜者的黑手    毫无疑问,这股心理分析风潮加剧了企业的不信任气氛,巩固了操纵性质的企业文化。管理阶层不是用这些心理模型来了解自我,而是把它作为管理工具。  在这里,我要讲讲分析和心理预测的区别。心理学的分析模型,对于分析现实是有很大帮助的,它能把复杂的现状简化成一目了然的模型。但是,经济生活需要的不是一目了然的分析,而是行为者的动态分析,它强调的不是行为者的特殊性,而是如何让个体之间的共性显现出来。在这方面,心理模型无法胜任。但它之所以被采用,是因为它能够让人们产生这样的理解:“如果我在类似条件下跟别人做同样的事,结果也应该是类似的。”所以,管理阶层就到处引进这样的模型,为的是能从各方面预测员工的行为,取得权力,操纵员工。    心理分析师是操纵中心的服务生。    差不多每天我都能看到心理分析师的表演。纯粹的心理分析吗?不是,确切地说是心理学在经济领域的分支。心理分析师会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