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九章 目标协定的结果(1)(2/2)

K.Weick)是一个彻底反对各种管理工具的人,他认为,能促使员工合作一致的,不是共同的目标,而是共同的路径。    企业中的每个员工自己追寻自身的价值、标准和目标。    能够让所有员工齐心协力的是路径,是共同的事业。其中包括业务内容与合作品质。由此产生的参与感和愉悦情绪,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热情。德国日用品和化妆品连锁超市DM公司的老板格茨·维尔纳(GotzW.Werner)说:“如果公司的工作条件很好,气氛非常融洽的话,我就不担心销售额,钱会自动流进来的。”  目标能产生工作动机吗?人们能感受到的只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情绪、气氛和其他东西。如果公司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在实现目标上,而忽略了目标的实现过程,那么,这个公司的管理智慧真的值得怀疑了。就像我慢跑一样,虽然我最后达到了目标,得到的却是沮丧。所以西西弗斯(希腊神话中的科林斯国王,触怒众神,被罚推巨石上山,登顶后巨石又滚下,继续上推,永不停息—编者注)的悲哀,并不在于他的付出是徒劳无功的,而在于他的幻想,他以为他得到成功以后会是快乐的。    把人们绑在一起的不是共同的目标,而是共同的道路。    不信任危机    目标协定很容易引发企业中的信任危机,尤其是成功的传统企业,大多数员工会持续不断地对抗目标。他们会问:为什么要实施目标协定?难道主管已经不相信我执行目标的决心了吗?公司想借此牢牢绑住我吗?他们是不是想借助一些书面资料批判我呢?  BTI公司的经理赖纳·瓦尔德曼(RainerWaldmann)说:“我很难和优秀的员工协定目标,但是和差劲的员工却一点也不困难。”如果你是主管,你先问一下自己:你什么时候才愿意和员工订立一个目标?通常是你对员工的业绩、能力不满,或是你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那么,员工什么时候愿意跟公司订立一个目标呢?答案差不多,可能是对主管失去信任时,或者是他觉得不公平,也可能是面对主管的霸道管辖想自保的时候。  很明显,当期待和实际不相符时,人们最容易产生不信任心理。比如说,把员工的收入和某个项目的完成程度绑在一起。当员工接受任务时,他的主管暗示到:“如果你能完成这个项目(潜台词是:我不相信你能完成),你将得到一份奖金。”实际上,主管们通常不会把“如果……就……”的假设当成一回事,于是员工的怀疑油然而生。接着,大家就只好签订一份目标协定:如果员工成功地完成任务,就将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红。然而,这个协定的前提是,主管根本不相信员工能完成任务。如果主管真的信任员工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目标协定,根本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  从这一点来看,目标协定根本就不是目标领导的有效机制。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填补领导的能力不足,是一种隐藏式的惩罚手段,是一种敷衍式的正义感。领导阶级沉浸在惩罚和报复的快感中,员工们却不得不接受错误的目标协定。    目标协定是不信任的产物。    谁的目标?    谈到个体跟目标协定的冲突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达成目标?有人说:“用目标协定这个管理策略吧!”还有人说:“直接给员工们下达任务!”最常见的就是,公司高层给大家一些数字,作为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激发员工们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法,公司高层很容易就把目标传达给各部门,然后再由他们传达给员工。于是,所谓的目标只不过是一层一层向下传递的数字符号而已。  那么,这种目标管理方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们对于自己订立的目标会全力以赴,但是,如果目标是他人订立的话,他就毫无动力。因为这无法让人们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只会让员工注意目标的缺失,而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只是最基本的业务绩效。没有一个员工会真心诚意地服从命令,他们只想蒙混过关,即便是最顺从的员工也是如此。  虽然目标协定并不是目标独裁,但也不是民主的产物,是大家一起商议出来的基本共识,和领导风格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想保证目标协议的成效,必须先弄清楚:“这是谁的目标?”一份成功的目标协定应该建立在合作与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在所有人认同的基础上,建立在协定者没有损失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它才是一份有责任感与约束力的协定。不过,目前企业所用的目标协定却是完全不同的。    在所谓的目标协定中,目标不是被协商出来的,而是被强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