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不传之秘 > 37.五味互藏(4)

37.五味互藏(4)(2/2)

般的轻微腹泻反应是正常的,因为酸苦能帮助肺的肃降功能,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当肺肃降恢复正常了,大肠的功能活跃,病人表现出轻微腹泻,这没什么,如果腹泻次数过多,让病人感到不适了,便是克伐过度的表现。这情况也适用于单服补肝敛肺汤,如果服用后出现腹泻,便是加用辛味药物的时机,不过,次数不多的腹泻不在其中。”

    “至于加入辛热或是辛凉,则看病人的反应,如果腹泻伴有腹痛,说明肺不热,难以经受寒凉,适当加入少量辛热药物比如附子桂枝之类以反佐,可以防止腹痛。若是单纯的次数少的腹泻,则关系不大。”

    柳孜致记录完后又道:“师傅,我看你这一个月来处方的变动较大,其中尤其以苦味与甘味药物明显,这有什么道理吗?这好像不是单纯的归经与功用能解释的。”

    “还有就是,‘当病人在服用单纯的补肝敛肺汤觉得很苦的时候,就是加用辛味药物的指征’,这句不懂,为什么啊?”这个问题是柳孜致临时加上去的。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贺财道:“要明白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一个定律。”

    古人的话有很多被我们当成定律在运用,比如久病及肾。但我们一直无从去评判这定律的真假。

    比如:《内经·五味篇》:“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在《九针论》中道:“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以及《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在理解的时候就容易造成困惑:肺病禁苦,但化痰止咳的川贝不是苦味么?肝病禁辛,但我们常看见的治疗肝病的多有辛味,这又如何判别?但若是从五行学说来看的话则很清楚了:肝病禁辛,这话的意思应该是肝虚的病人不要进辛味的食品及药品。肺主气,辛是肺的本味,所以气虚的病人不要多食用辛味。

    “这个定律是张景岳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五行统论》中提出‘五行五脏’说:‘五行者,水火木金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焉。’

    ”

    这句话的意思是,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包括其他四行,五脏的每一脏中均含有其他脏之气,与其中任何一脏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五脏中的每一脏功能均受其他四脏影响,同时又调控着其他四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