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1章 感官教育(2)(2/2)

兴趣越大。

    事实上,教学道具的教盂值正是在这些错误中体现出来的。当孩子能丝毫不差地将每个木块放到适当的位置时,他已经从游戏中成长,这个游戏对他而言就没有价值了。

    这种自我纠正的过程使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尺寸的区别上,并比较不同的木块。心理感官训练也正是在比较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因此,利用这些木块教孩子认识尺寸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毫无错误地应用这些尺寸,因此说这个材料已经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了。

    以教会孩子准确应用尺寸为目的,会把我们的道具放在和许多其他道具——如福禄培尔所用的道具——一样的基准上。这样又会要求老师主动做工作,为了让孩子能学会应用那些道具,教师要快速地纠正他们的每一个错误。

    而在这里,要做工作的是孩子。因为老师要尽可能不进行干预,孩子要自我纠正和自我教育。没有哪个老师能教孩子在体操练习中才能获得的敏捷性——他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善自己。感官教育也是如此。

    不管教育模式怎样,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的老师,而是因为他所付出的。

    要让守旧学校的老师应用这种方法其困难在于,当孩子在错误前困惑、眉头皱紧、双唇紧闭、一次一次试着自己纠正错误时,老师就忍不住要干预。当老师们看到孩子困惑时,守旧的他们充满了同情,然后在无法抗拒的力量驱使下帮了他。我们阻止他们进行干预时,他们还会说一些对“小研究者”充满同情的话,但实际上,这些“小研究者”脸上很快就会露出攻克困难后喜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