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 科学、技术、教育、婚俗……(2)

科学、技术、教育、婚俗……(2)(1/2)

    科学、技术、教育、婚俗……(2)

    婚礼上的“年轻公爵”和“年轻公爵夫人”

    封建农奴制时代,俄罗斯人的婚姻受社会等级门第的限制,贵族不与平民、农奴通婚。子女婚姻由父母包办,自己没有婚姻自由。农奴命运更悲惨,他们的婚姻要由农奴主来决定,农奴主随心所欲,乱配鸳鸯,有时故意拆散相爱的男女农奴。彼得大帝改革时期,在涉及婚姻家庭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这使得俄国人的婚姻习惯和家庭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卒。

    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前,每个村庄和地区都有职业媒婆,她们以说媒为生,都是些善观颜色、口若悬河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对周围各家未婚男女青年的情况及其家庭财产情况、家长的脾气特点了如指掌。男方家长如要娶儿媳妇,就把她找来出主意,举荐未婚妻。也有男方已看好了谁家姑娘而找媒婆的,男方如不用媒婆,也可以请亲戚、教父、教母充为媒人。媒人受男方委托,到女方家庭去提亲,去的时间一般是逢单的日子(但绝不能在每月13号或星期三)的晚上。媒人进入女方住家后,先要隐瞒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称自己是猎人、朝圣者、商人等等,过一会儿才花言巧语起来:“你家有只小鸽,我家有只小鹰,你家有只小貂,我家有个猎人,你家有个姑娘,我家有个小伙,咱们来结个亲。姑娘是支花,为什么耽误在家里……”经过一番说服,如女方父母同意考虑这门亲事,他们便与媒人绕桌走三圈,然后商定相亲日。

    相亲主要是双方家长见面,主要内容是讨论嫁妆,如果谈得投机,就可以进行订婚仪式了。订婚的时候未婚男女是不能见面的,婚约有一式两份,一份是未婚夫或他的父亲签字,而未婚妻的则是他的父亲签订,她没有签字的权利。这样的订婚更像是一种物质交易,婚约上注明嫁妆和如果男方违约的话的赔偿金额。如果到了结婚的时候新郎不来迎娶新娘,那么就由教会或当局强制未婚夫妻结婚。

    结婚那天新郎被称做“年轻的公爵”,新娘被称为“年轻的公爵夫人”。婚礼的准备工作是从为新床开始的,而包括被褥在内的嫁妆通常结婚前由新娘家送来,新房的布置和古代的狩猎和农耕生活相关,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喜宴通常邀请不多的人参加。人们往新郎和新娘的身上撒啤酒花和小硬币,以祝福他们往后的日子能够富裕。

    闹罢洞房,众人退出,把一对新人锁在屋里,而有些人守在门外聆听屋内动静。次日晨,新娘的母亲向新郎家族和未散的宾客出示新娘于新婚之夜染了血迹的内衣,证明自己的女儿婚前贞洁无疵。

    早婚现象在俄国十分普遍,宗教教义要求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不碍他们结婚。教会曾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