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 铁蹄尘烟下的罗斯文化(2)

铁蹄尘烟下的罗斯文化(2)(1/2)

    铁蹄尘烟下的罗斯文化(2)

    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随着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东北罗斯各地的联系加强,各地方言也不断接近。莫斯科语开始在方言中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俄罗斯民族语言逐渐形成,全国统一的文字固定下来。14世纪时,罗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罗斯的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在教育方面,突出表现为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了。出现了专门进行识字教育的学堂,它们通常设在修道院或教堂,由修道院或神父担任教师。在那里学习识字的学生,既有教徒,也有世俗子弟。一般说来,非宗教人士所占比例要稍多些。

    统一文字的推广促进了书籍抄写业的发展。城市、修道院以至乡村都有专门以抄写书籍为职业的文人,他们把抄写好的书籍拿到市场上出售。由于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宗教百条会议决定,未经地方神职人员事先审查的手抄本不得在市场上出售。修道院藏书数量显著增加,许多王公、领主以至工商业者也都有自己的藏书库或藏书。图书抄写、制作、翻译、编撰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程度。20世纪60年代,苏联考古学重要发现之一,就是在诺夫哥罗德发掘出了400余件白桦树皮文书。从这些白桦树皮文书中,可具体地看出14—15世纪时罗斯的文化教育水平。这批文书少部分是业务档案,包括收贡的名册、农业收成的账目、借条等。大部分是从某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私人信件,如彼德在给妻于的信中写道:彼德向玛丽娅致意,我收割了草场,但奥泽拉村的人们将我的干草抢走了,你写下一张清单,并附上买草场的契单送来。由此看出,当时一般人识字已很普遍,不仅男人,而且妇女也已识字,书面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已普遍使用。还有一封鲍里斯写给纳塔西娅的信是这样写的:见此信后,望派人骑马前来,因为我这里事务繁忙。希将衬衣送来,我忘带衬衣了。不难看出,在一般性的生活琐事中,人们也开始通过书信来联系了。除了诺夫哥罗德,在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梁赞等地也发现了白桦树皮文书。这一切反映出罗斯人的教育水平,在14世纪时已有了明显的提高。

    16世纪中期,沙皇政权开始考虑建立学校教育系统。1551年宗教百条会议根据“沙皇的旨意”作出决定,在莫斯科和全国所有城市建立书院。这一计划由于缺乏称职的教师而未能实现,但逐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却是这一时期的一个趋势。16世纪有一条法律规定,证明契约有效的基本方法是当事人在档上面签字。还有一条法律规定,凡担任国家职务者必须识字。这表明当时识字已经比较普遍,已经形成了脑力劳动阶层,而且人驶少。

    社会生活中订立各种契约、买卖房产地产、制定规章制度,以及抄书业的出现,都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于是以专门教人识字为业的教师开始出现了。那时他们被称为“蒙师”。教会企图垄断教育,并使蒙师们为教会服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