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温文载道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2)

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段话的意思是: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用它治理国家,这难道不可悲吗?所以说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陈旧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的制度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用大量寓言故事说明变革的重要性。其中楚人渡水的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了标记。澭水夜间突然上涨,但是楚国人并不知道,还是循着之前做的标记渡河,结果淹死了很多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以这类故事提醒统治者制定法规制度不要机械地拘泥于古制,而是要明察眼前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清朝著名政治家、社会改革家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提出:“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这是在用新陈代谢的规律,说明不断改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事物新生时强壮,陈旧时衰老;新生时鲜洁,陈旧时腐朽;新生时活跃,陈旧时死板;新生时通畅,陈旧时凝滞。这是事物的共同规律。

    康有为年轻的时候目睹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以及清政府的**无能,他的胸中充满了救国**;而西方列强的强盛也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救亡图存。在清政府要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上皇帝书,联合各省的举人进行了“公车上书”,请求变法维新。后来他又组织强学会、创办报刊,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实践。光绪皇帝读了康有为的几次上书后很受感动,命令人在总理衙门接见了康有为。康有为呈上《外衅交迫,分割迭至,宜及时发愤,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折》,即《上清帝第六书》,提出统筹全局、尽变旧法的要求。光绪皇帝看完之后更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戊戌变法”。尽管这次变法遭到失败,但是它为后来的革命做了实践上的指导,清政府也在变革中加剧了衰亡的步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是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发展变化的必然法则,“变法图强”也由此成为一种优良传统。每当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总会有变革来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社会也在不断否定过去中开创未来。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其实也是历史上变法图强精神的一种延续,党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提出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要求,也正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新时期的新表达。这也就要求我们个人都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变化发展的步伐。

    /ldhd/2005-12/06/content_119417.htm  2005年12月6日

    《**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重要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