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忧国不谋身(1/2)

    忧国不谋身

    2011年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应大会发言人李肇星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问道:“温总理,您担任总理的职务已有八年,可能将于2013年卸任,您希望为后人留下什么‘遗产’?”**总理回答道:“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面临的工作还十分繁重。我应该像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

    “忧国不谋身”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学阮公体三首》,原诗为:“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意思是说,昔日许多有才能的人,多心怀为国献身的勇气和气节。他们一心只考虑国家兴亡,不谋算个人得失和利害。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由于这种只求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富贵精神的维系。为国谋利,为民谋福,这是真正的大爱无疆、兼济天下;相反,如果人人只谋身,无人忧国,最终只会无国更无家。

    **总理饱读诗书,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在2003年当选总理后的第一个记者招待会上,他还曾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在这里他又一次借诗言志,两句诗一意相通地展示了自己以国家大事为重、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工作态度。这种精神正是古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精神。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出自《左传?昭公四年》,意思是说:如果做的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生死都可以不计较。这句话和《礼记?儒行》中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作品之一,是秦汉时期的学者根据孔子和孟子等几位鸿儒有关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各方面的主张汇集编写而成的一本书,《儒行》篇主要着重讲儒者的品德行为。《礼记?儒行》讲到,鲁哀公问:“敢问儒行?”(儒家都主张一些什么道德品行?)孔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他详细描述了理想中的儒者形象,提到了“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等一系列高贵品质。孔子认为“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即利于国家而不考虑个人富贵的品德是儒者必须具备的。

    西晋著名将领王濬在给武帝司马炎上书时也提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根据《晋书?列传十二?王濬》记载,王濬博通典籍,外貌修美,但是由于平日言行不严谨,并不被乡里众人称赞。后来,他树立志向,改变了性格,变得疏通亮达起来。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灭掉吴国,统一天下,任命王濬为将军,发动了对吴国的战争。为了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