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温文载道 > 国之命,在人心

国之命,在人心(2/2)

选贤能的人才。这些就是成为好的统治者的方法。

    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在《后汉书?皇甫规传》中提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汉质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朝廷举荐贤良,皇甫规因在对羌作战中表现突出被举荐。他在此次举荐的应试对策中揭露了朝廷奸臣当道,官员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致使国家内部盗贼猖獗、百姓贫寒、灾害频发的社会现象以及大将军梁冀的不法之举。这句话就出自其应试对策中,皇甫规借用《孔子家语》中的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民心的凝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然而在权臣当道的环境中他的劝谏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引起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梁冀的嫉恨,只封他做了一个小官。皇甫规于是托病不出,回到了乡里。**成风且不知改革的东汉王朝终于在不久之后明白了民心的重要。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6年),黄巾起义爆发,这次起义声势浩大几乎席卷全国,虽然最后起义被镇压下去,但久病成疴的东汉王朝实际上已经瓦解了。

    这句话真正被人们熟知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后才成为国人尽知的政治理念。《贞观政要?论政体》中记载,贞观六年的时候,唐太宗对群臣感慨古代帝王的衰落都是因为闭塞了耳目从而不知道政事的得失。于是他要求群臣做君王的耳目,使得君王能够处于深宫而知天下疾苦。魏征于是进谏说:“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失去国家的君主,都是处在安乐的时候而忘记了危难,处于太平年代而忘记了乱世的艰辛,因此不能够使国家长久。而今天陛下统治的国家太平富有,并且陛下能够留心治理之道,居安思危,因此国家必然能够长久存在。就像《易传》中所说的:“君王是船,百姓是水。水能够使船正常航行,也能够倾覆船。”

    后来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再次提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再次强调居安思危、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环境,温总理有着清醒的认识。**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关系到国之根本——民心的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致使民众的“怨气”逐渐累积,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问题,究其根源,已经不仅仅是官员的道德素质问题了,它更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目前制度和体制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只要这种不合理因素一直存在,**问题就难以从根源上得到解决。**问题继续发展下去,百姓就会逐渐对政府失去信心,长此以往,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都要受到严重影响。

    《人民日报》  2011年3月15日 02版 《**总理答中外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