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周易与人生 > 第十八节 裒多益寡(1)

第十八节 裒多益寡(1)(2/2)

于时,是“诚者”,“诚者天之道也”。《损》卦之诚,正是心诚与时诚的合一。只有心诚,无有时诚,则所损非时。只有时诚,无有心诚,则损而不得正。两种情况都不是正常现象。所以,只有二诚相应偕行,方可成就减损之道。王弼解释说:“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损益将何加焉?非道之盛,故必与时偕行也。”(《王弼注》)这样的与时偕行的减损之道,也正是《谦》卦《彖传》所说的“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182

    《损》卦虽然是专门讲减损之道,但六爻之中,下三爻在下自损与上三爻居上受益两两相对黄寿祺等:《周易译注》,342页。,表现的则是“损益盈虚”之理。下三爻爻辞说:

    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初九)

    利贞,征凶。弗损益之。(九二)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六三)

    “遄”,迅速。“往”,往应六四。“巳事遄往”,即完成自己的事情,马上便前往,损己之刚,济四之柔。《象传》说,初九这样做,说明它与六四心志合一(“尚合志也”)。爻辞认为,“巳事遄往”,没有咎害。但对于自己的刚质,需酌而减损,过与不及都不符合减损之道。

    “征凶”,即急于前进将招致凶险。爻辞的意思是,利于坚贞守正,盲目前进则凶险。只要自己没有减损,就等于是对六五的辅助。《象传》认为,九二的“利贞”,在于它以坚守中道作为自己的志向。黄寿祺先生说:“九二阳居阴位,刚柔适中,非有余者;六五阴居阳位,亦刚柔适中,非不足者。两者虽为正应,但九二不可遄进,惟不自损而长守其正,即可益上。故曰‘利贞,征凶’。”黄寿祺等:《周易译注》,338页。可见,当损益双方处在刚柔适中之时,保持其本色、坚守其分位的本身就符合损益之道。比如东汉的严子陵垂钓富春江,不给光武帝做官,似乎未给皇帝作出什么贡献,然而实际上贡献极大,正所谓桐江一丝,系汉九鼎,帮了刘秀的大忙转引自金景芳等:《周易全解》,288页。。

    六三爻辞的意思是,三人同行,必将损去一人;一人独行,则能获得他的朋友。王弼注曰:“损之为道,损下益上,其道上行。三人,谓自六三已上三阴也;三阴并行以承于上,则上失其友,内无其主,名之曰益,其实乃损。故天地相应,乃得化醇;男女匹配,乃得化生;阴阳不对,生可得乎?故六三独行,乃得其友;二阴俱行,则必疑矣。”(《周易注》)照王弼的解释,三人指六三、六四、六五。此三爻若同时前往上承上九,那么上九就有可能失去其正应六三。所以六三只有独自前往,才能与上九损益相得,这样也符合阴阳专一和合之道。反之,如果六三、六四、六五一并益上,非但不能益之,反而足以损之。这说明,损益之道的关键在时,在因时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