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三 哲学和方法论(2/2)

实上它们是唯一的哲学问题)也只得到了按公式的和空洞的研究,毫无进展。作为历史和历史方法论的哲学使精细或识别的德行恢复了荣誉,这种德行是形而上学的神学一元论所看不起的:识别是无味的,却是严酷的,是困难和费力的,却是大有结果的,它有时采取一种经院哲学和学究的无情的神气,但在这种神气下,象一切训练一样,它也是有用的,它认为为了统一而忽视差别在本质上是和把哲学当作历史的概念相反的。

    ① 原文为double faculty。——译者

    第三种倾向(请允许我为了方便起见列举同一心理态度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在寻求终极的哲学,这种倾向没有从历史事实得到教训,不知道没有一种哲学曾是终极的或曾给思想以限制,它也不完全相信哲学跟随永远在变化中的世界一同永远在变化决不是一种缺点,而是思想和真实界的本性。或者不如说,这种教义及随之而来的命题并不是完全不被接受的,它们相信不断生长的精神在产生不断更新的思想和体系。但是,它们既然保留关于一个根本问题的前提,这个根本问题(如同我们所已说过的)实质上只含有那古老的宗教问题,而每一个十分确定的问题又各有一种解答,那末,对于“根本问题”的解答自然就会自命为对于哲学本身的问题的终极的解决。没有一个新问题就不会有一种新解答(因为问题与解答在逻辑上是统一的);但那高出其他一切问题的问题则相反地是一个唯一的问题。这样一来,那关于根本问题的概念中所假定的终极的哲学就是不符合历史经验的,因为,在一种显然更合逻辑的方式上,它和作为历史的哲学尤其是不相容的,后者承认有无限的问题,不承认有一种终极的哲学的主张和期望。对哲学所解决的问题说来,每一种哲学都是终极的,但对立即随之而来的、在第一个问题的脚下的问题说来,它却不是终极的,对因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产生的其他问题说来,它也不是终极的。终止连续就是从哲学回到宗教和信仰上帝。

    我们现在就要说到的第四种先入为主之见在陈旧的形而上学的神学性质方面和前一种有联系,和前几种也都有联系,它所关心的是作为哲学家这个人物,例如佛陀或大彻大悟者,这种人以为自己比别人高超(比他自己未成为哲学家时也高超),因为他认为他因哲学之故是不受人类**、错觉和激动之累的。信徒的情形就是这样,他专心信仰上帝,摆脱世间俗务,象一个爱人一样,以得到被爱者为幸福而对整个的世界满不在乎。但世界对信徒和爱人仍立即加及报复,并不放弃自己的权利。哲学的历史家则不可能有这种错觉,他和他们不同,他觉得自己无可抗御地卷入了历史的进程,既是主体,同时也是客体,从而不顾幸运或至福,如同不顾其他幻想一样(因为有人说得很好,“幸福是生活感觉的反面”),他照生活的样子接受生活,认为它是这样一种快乐,它克服忧愁而又永远产生新的忧愁及新的不稳定的快乐。他认为历史是惟一的真理,它是不倦的思想的作品,思想制约实际工作,而实际工作又制约思想的新工作。因此,前人赋予沉思生活的第一性现在不是让位于积极的生活,而是让位于完整的生活,它既是思想,同时又是活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哲学家(在他的圈子里,不管那圈子看来多么广阔或狭小),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一个人,他和人类生活的条件是不可分解地联系着的,那不是任何人可以超越的。希腊罗马式微时期的神秘哲学家或启示哲学家大可以把自己从世界分割开:大思想家如黑格尔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时期,他们虽则否认抽象的沉思生活的首要性,却易于重新错误地相信这种优越性,易于设想一种绝对精神的领域,易于设想一种通过艺术、宗教和哲学而获得自由的过程,作为达到那一领域的手段;但那一度陶醉在绝对中的哲学家的至高的形象,当我们试图使其在我们今天的世界恢复过来的时候,它就染上了滑稽的色彩。现在讽刺确乎已少用武之地,它的矛头只得指向“哲学教授们”(按照现代大学所造出的哲学家的类型,这种类型部分地是中世纪“神学大师”的后继者),反对他们继续机械地重提抽象的一般命题,并且似乎对于那些从四面八方逼迫他们的**和问题无动于衷,那些**和问题要求得到较具体和较现实的研究,可是一无所得。但是,哲学家的作用和社会形象已经起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并没有说,作“哲学教授”的方式不也会跟着起变化,亦即,没有说,在大学和学校教授哲学的办法没有面临危机, 这种危机是会把形式主义地讲哲学的中世纪方式消灭得干干净净的。在哲学修养方面迈进一大步的结果应当是:一切研究人类事务的学者,法学家、经济学家、道德学者、文学家,换言之,一切研究历史事项的人都应当成为自觉的和有训练的哲学家,因而一般的哲学家,即纯哲学家在知识的专业化中应当是无立足之地的。一旦“一般的”哲学家绝迹了,目的论者或形而上学家及佛陀或大彻大悟者的社会痕迹也就会绝迹。

    另有一种成见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培养哲学学者的方式。这些人所惯常依靠的几乎只是哲学家的著作,实际是“一般”哲学家的著作,即形而上学体系制订者的著作,如同神学家根据圣书造成自己一样。当人们以一个根本的或单一的问题作前提时,这种培养方法完全是当然的结果,因为为了这个根本问题就有必要去懂得前人所已尝试过的各种不同的和累进的解决;而在一种历史的和内在的哲学中,这种培养方法则完全是不应有的和不够的,因为这种哲学的材料采自生活的全部最纷繁的印象,采自对生活的全部直觉与反省。由于这种培养方式之故,对于某些特殊问题的研究就成为贫乏的,因为这种研究必然是与日常经验不断接触的(艺术和艺术对美学的评论、政治、经济、供权利哲学之用的法律裁决、供科学认识论之用的实证科学和数学科学等等)。由于这种培养方式之故,对传统地被视为构成“一般哲学” 的哲学本身的某些部分的研究也是贫乏的,因为这些部分也起源于生活,如果我们想要满意地解释它们的命题,我们就必须把它们回溯到生活;我们必须把它们重新投入生活,去使它们得到发展,并去找出它们的新的面貌。整个历史是作为历史的哲学的基础,把它的基础仅仅限定为哲学史,限定为“一般的”或“形而上学的”哲学的历史是不可能的,除非不自觉地信从关于哲学的陈旧观念,不把它当作方法论,而把它当作形而上学,这就是我们所列举的第五种成见。

    这种列举可以用关于哲学解释的第六种先入为主之见加以引伸并告一结束。由于这一成见,人们期望哲学有一种建筑形式,好象它是奉献给上帝的圣殿一样,或者期望它有热烈的诗歌形式,好象它是对上帝的赞美诗一样。但这些形式是旧内容的一部分,而形式现在已经变了。哲学自己表明,它是关于历史解释范畴的一种阐述,而不是一座圣殿的宏大建筑,也不是一首套用因袭诗句的神圣赞美诗。哲学是讨论,是争议,是严格的教导性解说,它当然具有作者的情操的色调,象一切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有时也能发出自己的呼声(或者反之,根据情况,变得轻松些和幽默些),但不求遵守合乎神学或宗教内容的规则。可以说,把哲学当作方法论已使哲学解说从诗歌降成了散文。

    据我看来,我所简略地描述过的各种先入为主之见、习惯和倾向全都应该仔细地清查出来,加以消灭,因为,它们妨碍哲学采取那样一种形式和按那样一种方式去进行,那种形式和方式对于它所已经达成的与历史相统一的意识是相称的和相应的。如果我们只看到诗歌、小说和戏剧等等我们的社会呼声在十九世纪时所积累的大量心理观察和道德疑团,认为这些观察和疑团大部分没有得到批判性的研究,我们多少就能想到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哲学去完成。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看看欧洲大战在各方面所引起的大量急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国家的,关于历史的,关于权利的,关于不同民族的作用的,关于文明、文化、和野蛮的,关于科学、艺术、宗教的,关于人生的目的与理想的,如此等等——我们就体会到,哲学家有责任从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圈子里跳出来,而他们甚至在拒绝听从神学和形而上学时也束缚在那个圈子里。因为,他们尽管抗议,他们尽管接受和信仰新概念,实则他们在智力上和精神上还是依附旧观念的。

    迄今为止,甚至哲学史本身也只在不大的程度上按照哲学的新概念获得了新生。这种新概念要求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思想和思想家身上,他们不是长久被人忽视,就是被放在第二流的地位,不被视为真正的哲学家,理由是,他们不直接研究哲学的“根本问题”或伟大的可能而去研究“特殊问题”。但这些特殊问题注定是要使对“一般问题”的看法终于发生改变的,一般问题已降成了一个“特殊问题”。马基雅弗利提出了关于现代国家的概念,巴尔塔瑟·格拉辛考查了实际事务中的尖锐性问题,巴斯噶批判了耶稣会教义的精神,维科复活了全部精神科学,哈玛具有洞察传统的价值的敏感;把这类人物看成比较次要的哲学家,完全是由于成见之故;我说的不是和很少独到之见的某些形而上学家相比,纵使和一个研究其他的但非高一级的问题的一位笛卡儿或一位斯宾诺莎相比,是如此。事实上,一种体系井然和无血无肉的哲学史是与研究“根本问题”的哲学相适应的。而一种远为丰富、更多变化、更有弹性的哲学则应该是和作为方法论的哲学的相适应;作为方法论的哲学认为,不仅有关内在、超验、世界及另一世界的问题是哲学,一切有利于增加指导性概念的宝库、增进我们对于现实历史的理解、及帮助我们构成那我们生活其中的思想实体的也都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