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类理解论-英-洛克 > 第十八章 信仰和理性以及其各自的范围

第十八章 信仰和理性以及其各自的范围(1/2)

    1 我们必须知道它们底界限——我们在前边已经说过,(一)我们如果缺乏观念,则我们必然得不到任何知识。

    (二)我们如果没有证明,则我们便得不到合理的知识。

    (三)我们如果缺乏明白的,决定的物种观念,则我们便不能得到概括的知识和确实性。(四)我们如果没有自己底知识,没有他人底证据,来安立自己底理性,则我们便不能得到概然性,来指导自己底同意。

    我们既然提到这些事情,因此,我想我就可以把理性和信仰底界线分开。世界上许多纷乱,纵然不是由于人们不知道这层分别起的,至少许多激烈的争辩,和荒谬的错误,是由这种原因起的。因为我们如果不能解决自己应当在什么范围内,受理性底指导,什么范围内,受信仰底指导,则我们虽互相争辩,亦不能互相晓喻了宗教底道理。

    2 信仰和理性的对立——我发现,任何教派,在理性所能指导他的范围内,是爱利用理性,可是在理性不能帮助他们时,他们却呼喊着说,“那是属于信仰范围的,不是理性所能解决的”。但是他们既然没有立了信仰和理性底精确界线,那么一个反对者如果有同样的口实,则他们怎样能说服人呢?

    因为在关于信仰的一切争辩中,信仰和理性底界线是应当首先决定的。

    因此,理性如果与信仰对立起来,则我底分别是这样的:

    就是,理性底作用是在于发现出人心由各观念所演绎出的各种命题或真理底确实性或概然性(这里所谓各种观念,是人心凭其自然的官能——感觉或反省——得来的)。

    在另一方面,信仰则是根据说教者底信用,而对任何命题所给予的同意;这里的命题不是由理性演绎出的,而是以特殊的传达方法由上帝来的。这种向人暴露真理的途径,就叫做启示。

    3 传说的启示并不能传来任何新的简单观念——第一点,我可以说,人没有一个受了上帝灵感的人可以借启示向别人传来他们所不曾由感觉和反省得到的任何新的简单观念。因为不论他从上帝亲手接受了什么印象,而他总不能用文字或其他标记把那些印象传达给他人。因为各种声音在作用于我们心中时,并不能引起别的观念,只能引起它们底声音观念。它们所以能在我们心中引起潛伏的观念来,只是因为我们常用它们来代替那些观念,而且它们所唤起的观念亦是限于以前就在那里存在的。因为所闻所见的各种文字只能在我们底思想中唤其它们常常标记的那些观念来,并不能引进完全新而为以前所不知的任何简单观念来。至于别的标记,亦都可以这样说,它们都不能向我们表示我们从未观念到的任何事物。

    因此,不论保罗在神游第三天时,看到什么东西;不论他心中接受了任何印象,而他向别人所叙述的那个地方底情形只不过是说,那些事物是“人眼所不曾见,耳所不曾闻,心所不曾想的”。纵然上帝借其神力让一个人看到木星或土星上的一种具有六个感官的生物(人人没有否认星球上能有生物存在),并且在他心中印了那些生物由其第六感官所接受的印象,而那个人亦不能借文字语言在别人心中把那第六个感官所传达的观念产生出来,正如我们不能借文字底声音,在只具有四个感官而却完全不能视的人心中产生出颜色观念似的。因为我们底简单观念(它们是一切意念和知识底基础和材料)都完全依靠于我们底理性,就是都完全依靠于我们底自然官能,我们并不能由传说的启示来接受到它们。在这里,我所说的传说的启示是有别于原始的启示的。所谓原始的启示,是指上帝在人心上所直接印入的印象,在这里是没有什么界限的;至于传说的启示则是指用文字语言向他人所传的那些印象而言的,亦就是指平常互相传达思想的那种途径而言的。

    4 传说的启示虽可以使我们知道理性所能知的各种命题,不过它并不能给理性所给我们的那种确实性——第二点,我可以说,凡由我们的自然理性和观念所能发现出的那些真理,启示亦可以发现出来,传达出来,因此,上帝亦可以借启示向我们发现出几何中任何命题底真理来,正如人们应用其自然的官能自己来发现了那些真理似的。不过在所有这些事物方面,我们亦不需要启示,因为上帝已经给了我们以发现它们的自然的,较妥当的方法。因为我们如果由思维自己底观念而发现了各种真理,则那些真理一定比由传说的启示而来的真理较为确定一些。因为我们之知道这种启示原始是由上帝来的,永不能为我们之明晰地看到各种观念底契合或相违,那样确实。如果在很多年代以前就有启示说,三角形底三角等于两个直角,而且我如果相信那个传说,相信这个命题是曾经启示过的,我就可以相信这个命题底真理。但是我们如果一比较,一度量,两个直角底观念,和三角形三角底观念,则我们对这命题所有的知识会更为确定一些。关于感官所能知的各种事实,我们亦可以这样说。洪水底历史之传于我们,亦是由导源于启示的那些著述来的;不过我想任何人都不会说,自己对于洪水所有的知识,一如亲见洪水的诺亚Noah所有的知识那样确定而明白,一如自己当场目击时所应有的知识那样确定而明白。因为他虽然相信,这段历史是见于摩西受了灵感后所写的书中的,可是他这种信念并不能大于他底感官底信念,因为他如果亲自见到摩西写了这本书,则他底信仰更会大些。

    5 启示如果反乎理性底明白证据就不能信教——我们如果其直接的直观(如在自明的命题方面),或其理性底明白演绎(如在解证中),明白知道各个观念间的契合或相违,而且我们如果又根据这些契合或相违,构成各种确实的命题,则我们便无须乎用启示帮助我们,来同意那些命题,来把它们接受在自己心中。因为知识底自然途径就能以把它们确定在心中,或已经把它们确定在心中。我们对任何事物所有的这种知识是最大不过的,它正可以比得上上帝底直接启示,而且我们纵然相信这是由上帝来的启示,而这种信念亦并不能大于我们底知识。任何东西都不能借启示一名摇动了明白的知识,或者在它与理解底明白证据直接冲突以后,让人来相信它是真的。因为我们在接受那些启示时所起的各种官能底明据,并不能超过(纵然相等)直觉知识底确定性,因此,任何事理如果与我们底明白的,清晰的知识正相冲突,则我们万不能相信它是一种真理。就如一个物体底观念和一个地方底观念是很明白符合的,而且人心亦明白地看到它们底契合,因此,如有一个命题说,一个物体同时在两个地方存在,则它纵然妄以神圣的启示为护符,我们亦永不能同意它。因为我们纵然明知(一)自己在以此命题归于上帝时,并没有自行欺骗,虽然明知(二)自己在正确了解这个命题的,可是我们更可以凭自己底直觉知识明知同一物体不能同时在两个地方存在。因此,任何命题只要和我们底明白的直觉的知识相冲突,则我们便不能把它作为神圣的启示,而以启示所需要的同意加以同意,因为这样我们就会把一切知识、明证和同意底原则和基础都摇动了;如果可疑的命题代替了自明的命题,确知的东西让步于容易错误的东西,则真理和虚妄底差异就泯灭了,信仰和怀疑底界限亦就消除了。各种命题如果抵触了我们所明白观察到的观念间的契合或相违,则我们万不能说它们是属于信仰的事情。它们不论借启示底名义,或借任何别的名义,都不能引动我们底同意,信仰并不能使我们承认与知识相反的任何事物,因为信仰虽然建立于上帝底证据,而且他在启示任何命题时不能撒谎,但是我们虽相信这个命题真是神圣的启示,可是这种信念并不能超过我们底知识。因为我们所以确知那个命题之为真实,全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个命题是上帝所启示的,不过我们所假设为启示出的那种命题如果与理性或知识相反,则我们所知的那种启示正是很有疑问的。因为我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