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关于年金局(2/2)

全部人口中的年死亡率不超过1.40;我完全不认为我们这里要求救济的事故会和人口的死亡一样频繁,其理由如下:

    1.我们所保险的人全是成年人,而且,都正当壮年,既已度过容易夭折的幼年时期,也没有进入风烛残年的阶段。威廉爵士的统计包括儿童和老人在内,这些人往往在死亡统计表中占1.3.

    2.我们这里在头几年要求救济的数目不会多,这笔钱只要能够象头三年计算的数字那样,一直增长十年,它就几乎足以维持全部要求救济的人。

    3.假定意外事故和贫困是我们的借方,而健康、兴旺和死亡则是帐上的贷方,无论怎样推算,具有后面三种情况的人将占全部人数的3.4说明如下:假定每年的死亡率为1.40(这一点毫无疑问,只会多不会少),那就是每年死亡二千五百人,二十年合计五万人。我希望我可以假定在其余的人中有1.3的人不具备要求救济的条件,显然,他们的生活可以不依靠施舍的帮助,另有1.3的人体格健壮能够劳动。这些数字加在一起共计八万三千三百三十二人,所以,在头二十年中只有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八人要求施舍和领取年金,其中,有一半,按照威廉·配第的说法,将在二十年内要死于我们的手中,所以,最后剩下的只有八千三百三十四人了。

    然而,为了使情况确凿无疑,在推测的比例之外,我愿意假定它们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这样:

    我们要注意,在第一年谁也不得要求救济,到第二年,数目一定很少,不过,此后却日益增加;所以,我假设:

    在第二年要求救济的人将占1.500,也就是二百人,因此,需要救济费500镑

    第三年提出要求的人为1.100,即一千人,需要救济费2,500镑

    加上以前的二百人500镑,共计3,000镑

    我们继续计算下去:

    我们发现在第三年末的本钱是……66,933镑18先令

    第四年的季费和以前一样,减少为……19,000镑

    本钱的利息…………………………4,882镑17先令6辨士

    第五年的季费………………………18,600镑

    本钱的利息…………………………6,473镑

    共115,879镑15先令6辨士

    救济费………………………………3,000镑

    第四年有二千名要求救济的………5,000镑

    继续开支的原来费用………………3,000镑

    第五年有二千名要求救济的………5,000镑

    继续开支的原来费用………………11,000镑

    共27,000镑

    通过这样计算,头五年的本钱比费用增多了八万八千八百七十九①镑十五先令六辨士,然而,在这里的账上两方还有许多情况需要考虑,这些情况势必增加了本钱,减少了救济费。

    ①原书作89379误。——译者

    首先,在这五年期间有六千二百人要求救济,在以上计算本钱时即已因此打了折扣,但是,我们也可以假定新加入的人将补足亏额,其数目在五年内共达3,400镑,他们缴纳的六辨士合计155镑。共计3,555镑

    再加上一十一万五千八百七十九镑十五先令六辨士,于是,本钱合计119,434镑15先令6辨士

    六千二百名要求救济的肯定都是年老体弱的人,我想,根据最低的估计,他们在五年内也将死去五百人,假定不是逐年扣除,我们将省下四千镑费用,这就使全部费用减少为23,000镑。

    此外,在以前的计算中,我们完全假定季费是一直毫不生息地放到年底,这笔钱是一季一季地聚集起来的,假定把它也按季放出去(因为完全可以这样做),它的利息按五年计算将达五千二百五十镑。

    从第五年起,在可算的范围内,领取年金的人是如此之多,所以,我深信他们一个一个地死去而省下承包人负担的速率和他们提出要求救济的增长率一样快,只不过是每年所收的季费有些减少而已,它的差额可用本钱的利息弥补。

    例如:

    第五年未手头的本钱为…94,629镑15先令6辨士

    第六年的季费…………20,000镑

    本钱的利息………………5,408镑4先令

    计120,037镑19先令6辨士

    假定维持济贫院的费用比年金大,这笔超额费用

    每年为一万镑………10,000镑

    第六年的救济费………22,500镑

    现金余额………………87,537镑19先令6辨士

    计120,037镑19先令6辨士

    我们还应该看到,住在济贫院靠年金局养活的人将要做指定的工作,以便不使任何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这类工作将适合每个人的能力,要求并不苛刻,只不过对最勤勉的人给予某种奖赏而已。上述工作的收益归入济贫院的资本。

    此外,除了固定的七厘利息以外,或许还可以想出许多种利用这笔资本谋取厚利的方法,因为财政部不一定经常借款,也许这笔利钱的来源不会永远稳妥可靠;然而,由可靠的人掌管的拥有八万镑资本的银行不会缺乏改善资本和谋求厚利的机会。

    我不否认这项事业的费用因意外而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以致庞大的救济要求超过了我所提出的比例;不过,即使发生了这种情况,或者费用再多一些,据计算,专供它开支的上述八万镑资本也足够使用。

    这笔帐是按照巨大的保险人数计算的,或许还可以允许更多的人加入;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想无论人数多寡,比例也许都一样;即使有二十万人加入,这个比例也同样适用。我实在衷心希望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见识,能够看到这项计划的益处,因切身利益而加入这项事业。然而,有些人还不如野兽有头脑,在年老以前不愿意做好防老的准备;对付这种人,也许可以由当局采取两种强迫措施:

    1.教会执事和治安推事应该派遣教区管事陪同该局职员到教区较穷的居民家里去,告诉他们:现在给他们想出的免于老年因贫困受罪的办法是如此的体面,如果他们不肯为防备日后的贫困从收入中省下这样小的一笔钱而拒绝加入保险,此后教区对他们将不予救济。

    2.各教区的教会执事可以拒绝未加入该局保险的个人和家庭迁入他们的教区。

    3.应该公开要求任何人不得向乞丐施舍任何东西,这样一来,所有的一般乞丐在一定时间后都会被清除,从而将有效地最终杜绝行乞现象。

    为了促使教区为这项计划出力,济贫院理事应该向教区保证以后不会再让教区花钱救济任何人,这一定能使各教区都努力让教区内一切比较卑微的劳动者完全加入保险;因为这种办法必使教区到时候将完全摆脱教区内所有的贫民。

    我知道,根据法律,任何教区都不得拒绝救济任何陷于贫困的个人或家庭,看来,向这种人说教区将不救济他们乃是一种徒费唇舌的威吓;然而,教区却能做到这种程度,使这种人在大家眼里成了没有资格享受救济的人,并且得到相应的冷遇;说真的,一个人只要每月省下两壶啤酒钱就可以预防穷困,可是,他连这笔钱都舍不得省下来,等到他受穷罪的时候,谁还会可怜他呢?

    至于我算的这本账,我并不依靠它,我只是说:只要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十万人参加保险,在五年以后,除了付清一切费用以外还净余现金八万七千五百三十七镑十九先令六辨士,我盼望每个人都想一想,有这样的一大笔钱什么事情不能够做?例如,它可以用普通彩票(现在每张彩票售价六镑)的形式投资,每张年息一镑,十五年后每一千镑投资即可收回二千五百镑,在这一期间并不会耽误用钱,所以,和现钱一样有用;或者投资于改善租金,例如,地租会随着房屋的兴建而上涨,所以,到时候一定会有这样的一笔收入到手,即使保险的人有三分之一要求救济,它也足以养活得了这样多的人。

    我盼望大家想一想我国的现状,然后告诉我:假使全英格兰的人,不论贫富老幼,每人每年都向一个公共银行缴纳四先令,同时,这四先令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和诚实的管理(不论是一个个死了的人,或者是从不需要救济的人所缴款项的余额都在内),这笔钱岂不是就可能养活了所有的穷苦无助的人,因而永远消除了王国中的行乞和贫困现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