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三章 融贯中西(3)

第三章 融贯中西(3)(1/2)

    第三章  融贯中西(3)

    汪维藩从《周易》最后两卦“既济”(已经完成)与“未济”(尚未完成)体悟出:“历史与自然、与人生”实际上是“一个周而复始、徐徐上升的螺旋,它既不是一条一去不复返回的直线,又不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环路”汪维藩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这就是汪维藩所理解的《周易》“反复之道”,每走到“山穷水复”处,自然、历史与人生又像是一个阵痛之后初生的婴儿汪维藩,刘美纯阵痛的起头——从“圣经密码”谈起,如同冯友兰先生所理解的《周易》之万物变易之“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宇宙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

    汪维藩从《周易》之天人整体和谐的易道中,体悟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化相生,相辅相成,他认为《周易》中充满了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在《传统逻辑形式与神学范畴》一文中,汪维藩运用周继旨先生总结出的《周易》中12对相互统一的范畴:“天”与“人”的统一,“道”与“器”的统一,“一”与“多”的统一,“殊”与“同”的统一,“和”(协调和谐,相辅相成)与“中”(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统一,“阖”(关上门户,意为静)与“辟”(打开门户,意为动)的统一,“时”(时机)与“位”(事物的一定的处所、位置)的统一,“始”与“终”的统一,“顺”与“逆”的统一,“象”与“意”的统一,“类”与“譬”的统一,“赜”(深奥的道理)与“几”(样子、外表)的统一,以圣经解释为基础,试图寻求中国神学某些范畴之间的协调、调整和统一。

    汪维藩从《周易》天人整体和谐的易道中体悟出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全息性与多维性的象思维模式,他说:“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周易》,既集先民表象思维之大成,又为中国人‘象思维模式’的形成起了定格作用”,并认为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中国信徒藉圣经启示而感应、参透、洞察、领悟上帝的心怀与智慧。汪维藩还从《周易》中体悟出一种“对民族、国家命运的一往情深”,对民族、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并以之与希伯来的先知精神相比汪维藩从《周易》忧患意识谈先知精神。

    二、儒家文化的濡养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两千多年,大到政治制度、治国理念、伦理道德,小到个人修养、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无不体现着儒家的思想和精神,冯友兰先生说:“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文化集中体现在儒家经典五经、四书之中,五经是指《诗经》、《书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周易》、《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大学》和《中庸》是《三礼》之《礼记》中的两章,宋明理学家把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