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24)(1/2)

    先秦(24)

    晋军快要到达郑国时,已经听说郑襄公肉袒谢罪、盟于楚国之事,荀林父本想就此班师,但是其他将领坚持要同楚国打一仗,觉得这样不战而退是一件羞耻的事,于是荀林父下令渡河入郑国边境。

    这一来,晋、楚两**队就打起来了,郑国已经结盟于楚国,只能帮助楚军一道打前来救援自己的晋军。晋军大败后渡黄河溃退。《左传·宣公十二年》的记载说:晋军“舟中之指可掬”。“掬”,是用双手捧起来的意思。这是个很有名的句子。后人认为,它把晋军溃退时的慌乱情况写得十分形象。我们可以就这个句子设想一下:逃在前面的晋军上了渡船,船上的人已装满了,并且已经开船离岸,逃在后面的晋军跳入河中,涉水或游泳追赶渡船,人在水中用手攀住船沿,而已在船上的晋军则怕人挤得太满后翻船,或是怕攀的人多了把船弄翻,甚至已经看到过翻船的情况,于是用刀砍下自己那些晋军同伴攀着船沿的手指,船里的被砍下的手指多得可以用双手捧起来,极言其多。就这一句实录当时情况的话,晋军的溃败、混乱、争先恐后地逃跑的情况,岂不是跃然纸上了吗?

    晋军败回国后,三军统帅荀林父对晋景公说:“臣是这次带兵出征的督帅,兵败按法当诛,臣唯求一死。”晋景公原打算按法诛荀林父,上军将随会谏劝晋景公说:“不可!过去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败楚国,文公仍旧忧心忡忡,直到楚国杀掉打了败仗的令尹子玉,文公才高兴起来说:‘我从外面打楚国,楚国杀了他们的战将,等于是从国内削弱楚国,我现在真的放心了。’以后,楚国长期不能同晋国争锋。现在晋国如果杀了荀林父,不就等于是楚国又一次打了一个胜仗吗?荀林父这样的军事统帅,进则思尽忠,退则思补过,是社稷之臣。他的打败仗,不过是日月之蚀而已,并不影响其明亮。我们怎么能用杀掉楚国仇人的办法来帮助楚国呢?”后来,《孟子》中的“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晋景公于是不但不杀荀林父,而且仍旧恢复荀林父中军统帅的原来职务。

    (取材自《史记·晋世家》、《史记·楚世家》、《左传·宣公十二年》)

    65.“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楚庄王派大臣申舟出使于齐国说:“你出使于齐国,要经过宋国,不必向宋国借道。”同时使公子冯出使于晋,也交代了,经过郑国,用不着向郑国借道。“借道”,是春秋时国与国关系间的一个专门名词,一国的使者到另一国去,途中经过某个国家,应该向这个国家打招呼,请求同意让自己经过,好像借条路走一下一样,所以叫做借道。使者路过一国时,相互借道,这是国与国关系中的基本礼节,只要不是敌国或交战国,借道也一定会得到同意。楚国这次使者经过宋、郑二国不借道,也就等于是横冲直撞、不打招呼地走过去,这分明有蔑视宋、郑二国,挑起事端的动机。当时楚国刚刚打败晋国,准备进军中原,而宋、郑两国是挡在楚国进军中原通道上的两个弱国,它们的军事实力都不能和楚国相比。郑国刚刚战败成为楚国的盟国,问题不大;对宋国,则有挑起事端找借口加以征服的意思。

    申舟对楚庄王说:“过去先君穆王在世时,和宋国君王一起打猎,宋君没有照穆王的要求做好打猎的准备工作,我曾经按法鞭打过宋君的仆人,所以宋国和我是有宿仇的。况且郑国君臣头脑清楚,宋国君臣一向糊涂,看不清形势①。①这句话《左传》中的原文是:“郑昭宋聋。”

    所以,经过郑国而不借道的使臣,不会受害。而臣如果经过宋国而不借道,则必死无疑。”楚庄王说:“如果宋国杀了你,我一定起兵征伐宋国,为你报仇。”

    申舟自忖必死,所以带着儿子申犀见了楚庄王,也就是把儿子托付给国君后,才出使齐国。

    申舟经过宋国,因为没有借道,果然被宋国抓起来了。宋**事统帅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借道,就是把宋国看成是楚国的领土了,这同亡国有什么不同呢?我杀了楚国的使者,楚国必然征伐宋国,也不过就是亡国。同样是亡国,还不如先把楚国使者杀掉。”于是杀申舟。

    我们过去看到,宋襄公同楚国作战时,坚持按古礼打仗,因而大败伤股之事;这次华元的杀申舟,看起来很有骨气,然而却又反映了,他一点也不把两国的实力悬殊作为考虑问题的因素,毫无妥协退让的态度。这使得宋国在春秋各国中,显得很突出。宋国是殷人之后,很可能宋国所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