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23)(2/2)

大王打的是义的旗号;如今大王吞并了陈国,则是以义始而以贪终。今后大王又怎么能号召天下诸侯呢?所以臣不能祝贺大王。”

    楚庄王说:“你讲得很对,我过去没有听人这样对我讲过。现在我把牛还掉,你说行不行?”申叔时说:“当然好!拿我们小人说的俗话来讲,就是:‘从人家怀里掏出来的东西,还给人家总比不还为好。’”楚庄王于是将陈灵王的儿子妫午从晋国迎回陈国,立为陈国国君,是为陈成公;只将夏征舒个人的封地并入楚国,命名为夏州。

    春秋时代中原地区的国与国之间,流行着“兴灭国,继绝世”的说法,不赞成一个国家并吞其他国家。这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周灭殷商后,还是封殷王子微子于宋,统治殷民,建立宋国,并不把殷商彻底消灭。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社会安定,有些像今天世界上的国与国的关系一样。自然,并不是所有大国都能遵循这一原则,前述晋灭了小国虢国和虞国就是一例。但是,能“兴灭国,继绝世”的国家,则受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小国的尊敬。这当然是说的中原地区的流行观念。当时的边陲地区,如秦、楚等新兴强国,则一般不受这种流行观念的影响,如秦灭诸戎、楚灭诸姬,都可以看到,这些国家兴起时,无不是并吞周围小国而使自己强大起来的。但是,一旦这些边陲强国要当诸侯霸主,就必须尊重中原诸侯国中的流行观念,否则就会失去对广大诸侯国的领导权。领导者必须尊重被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即使心里本来是不赞成的,也得改变看法来尊重它。这是政治生活中一种颇为有趣的现象。

    据说,孔子读史,读到这件事时说:“贤哉楚庄公,看轻陈国这个千乘之国的土地,而重视一句正确的话。”

    “蹊田夺牛”,后来就成为一句有名的成语,而流传后世。

    (取材自《史记一楚世家》、《史记·陈杞世家》、《左传·宣公十一年》)

    63.郑襄公肉袒谢罪

    楚庄王称霸时,郑国已经沦为弱国,在晋、楚两个大国的夹缝之间求生存。一时间结盟于楚国,另一阵子又结盟于晋国。楚庄王十七年,因为郑国背盟事晋,楚国出兵包围郑国都城,三个月后,楚军攻入郑都。郑襄公没有办法,只能肉袒牵羊,以迎郑军。肉袒,是脱掉上衣,露出身体,这原是古代国君祭祀上天时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祭祀时,国君肉袒,牵着作为牺牲的牲口,甚至亲自割杀牲口,这些都是对上天或是祖宗表示恭敬的仪式。现在,郑襄公肉袒牵羊,则是对楚国表示臣服和谢罪之意。

    郑襄公对楚庄王说:“孤得罪了君王,使君王出兵敝邑,这是孤的罪过。敢不唯命是听!即使把孤俘虏到江南去,以至放逐到海滨,或者成为臣妾,也只能听命!如果君王还没有忘记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使得郑国的社稷不致绝灭,郑国从此成为君王的属国,以至成为楚国的一个县,就是君王的恩惠,也是孤的愿望了。孤心里不敢有这样的奢望。敢布腹心,听君王的吩咐。”原来,郑国的祖先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异母弟,封于郑,郑桓公及其子郑武公都是因为创建郑国、支持周天子而在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郑襄公这是抬出自己的有影响的祖先来打动楚庄王,希望楚庄王看郑国这些赫赫有名的列祖列宗的面子,不要消灭郑国。

    楚国的群臣都劝楚庄王就此消灭郑国说:“打下郑国很费力气,大王不要答应他。”楚庄王说:“攻打郑国,是因为郑国不服。既然服了,也就行了。何况郑国国君既然能卑躬屈膝到这种地步,必能信用其百姓,我们也应该适可而止了。”于是退军三十里,允许郑国成为楚国的一个盟国。

    从此以后,肉袒就从祭祀的礼仪引入政治生活,成为谢罪、认错的一种仪式了。

    (取材自《史记·楚世家》、《史记·郑世家》、《左传·宣公十二年》)

    64.晋景公不杀荀林父

    楚庄王围郑时,晋国因为同郑国有结盟关系,于是晋景公(前599——前580)派荀林父将中军,带兵救郑。前面我们说过,春秋时中军统帅就是三军统帅,又称督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