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5)(1/2)

    先秦(5)

    郑武公二十七年,病重,夫人武姜要求改立段为太子,郑武公没有同意。这一年,郑武公病死,寤生继承了郑国的王位,是为郑庄公(前757——前701)。

    庄公元年,武姜为少子段请求分封于制邑。庄公说:“制邑是个特别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制邑。其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按制邑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虢国原为郑国附近的诸侯国,都于制邑,虢叔是虢国的国君,据险与郑国为敌,后为郑国所灭,制邑就成为郑国领土。从这里可以看出郑庄公的深谋远虑。武姜又请封段于京邑(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郑庄公同意了,封段于京,称之为京城太叔。

    郑大夫祭仲谏劝郑庄公说:“分封的都城过大,超过百雉,对国家是有害的。先王传下来的制度,大的分封都城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分封都城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分封都城只合国都的九分之一。如今段所分封的京邑,过份大了,超越了制度,对国君是不利的。”雉,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周代制度,诸侯国的都城,方五里,径三百雉;诸侯国内部分封子弟,其城邑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即不得超过百雉,以防分封子弟过于强大而恃之以作乱。如今郑国分封给段的京邑,超过百雉,违反了制度,所以大臣祭仲提出意见。郑庄公说:“这是母亲姜氏(氏在当时是尊称)提出的要求,我也没有办法!”祭仲对答说:“姜氏喜欢段,她的要求是没有底的。不如早作打算。不要让段的力量滋蔓开来,一旦滋蔓以后,就难以控制了。蔓草都没有办法除掉,何况国君的宠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取灭亡,你姑且等待一下吧!”

    过了一阵子,京城太叔不经过请示郑庄公,就要京邑附近的西鄙、北鄙,从属于自己。鄙是小邑,周代制度,五百家为鄙,西鄙、北鄙大约相当于如今大城市附近的乡镇。郑大夫公子吕对郑庄公说:“国无二主,国君应该下决心了。如果要把整个郑国让给京城太叔来掌管,那么我干脆就去当他的臣子;如果不打算让他当国君,那就应该马上除掉他!否则百姓就不能安定!”庄公说:“不必那么紧张,他这样下去,会自己得祸的。”

    京都太叔索性把西鄙、北鄙并入自己的分封邑以内,并且继续扩张势力到廪延(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公子吕又对郑庄公说:“可以除去段了,地方扩大了,力量就会增强。”庄公说:“不义于君,不亲于兄,越强大越垮得快!”

    京城太叔做好了一切发动叛乱的准备工作以后,带了兵要袭击郑国国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妈妈武姜打算为京城太叔作内应,开都城城门接应他的军队入城。郑庄公了解到这一切后说:“现在可以动手了!”于是派公子吕带领二百乘战车讨伐京城大叔。那时候作战,每一乘战车编组包括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战车就是一万五千人的大军。大军一出,京邑的军民们马上就起来反对京城太叔。京城太叔带兵逃到鄢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公子吕的军队追赶到鄢陵,打垮了京城太叔的军队。京城太叔逃出郑国,到附近的一个小诸侯国共国(今河南省辉县)避难,人们就改称他为共叔段。

    郑庄公对母亲武姜自然很恼火,于是把武姜送到国都以外的城颍(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去,并且对母亲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黄泉是指地下,也就是说永不见面之意。

    后来时间一长,母亲到底是母亲,郑庄公就不免心中懊悔了。不过,已经赌咒发誓,悔之无及。

    颍考叔是颍谷(今河南省登封县内)的地方官,知道这件事后,便向郑庄公来献送礼物,庄公赐他吃饭,颍考叔吃饭时,把肉都留下不吃。庄公奇怪,便问他原因。颍考叔说:“小人家中有老母,一般的东西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享用的肉羹,我想请国君允许我带回去给母亲吃!”庄公说:“你还有母亲还可以带东西回去给她吃,唉!我已经没有机会可以向母亲尽孝心了!”颍考叔说:“斗胆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于是郑庄公便告诉他自己和母亲闹翻以及现在懊悔的情况。颍考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