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4)(2/2)

簸箕一样的装箭的袋子。那时的人们,认为童谣常常能起预言的作用,所以,周宣王听了童谣以后,心中恐惧,于是交代臣子们,凡是看到有卖桑弓和盛箭的袋子的人,就马上捉起来杀掉,以消除亡国的因素。这时候,有一对夫妇正好卖桑弓箕服,见到官兵要捉他们,赶忙逃走。这对夫妇在逃亡的路上,半夜里听到有女孩的哭声,他们循着哭声找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孩,便收养下来,带着婴孩双双逃到褒国。而这个被遗弃的婴孩,正好就是那个周朝皇宫中无夫而孕的童妾生下来后丢掉的孩子。原先那两条神龙自称是褒国国君的祖先,而这对夫妇收养了这个被遗弃的女孩后,恰巧逃到了褒国。后来,这个女孩的名字就叫褒姒。

    褒姒长大以后,人长得十分漂亮,正好褒国人有罪,就把这个长得漂亮的褒姒献给周幽王以赎罪。在周幽王三年的时候,幽王到后宫看到了褒姒,有宠而生子伯服,终于废去了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皇后,立伯服为太子。

    太史伯阳弄清了这一切来龙去脉以后,叹口气说:“大祸已经铸成,无可奈何了。”

    褒姒虽然长得很美,但是却不喜欢笑,周幽王千方百计地要引褒姒发笑,褒姒总是笑不起来。当时,周代建有一种烽火台,台筑在山顶上,历代周王同诸侯们有约,如果遭到敌人攻击,就在烽火台上燃烧火炬,诸侯们一旦看到山顶上的火光,大家都发救兵来救周王。周幽王为了引褒姒发笑,便无缘无故地在烽火台上举火,诸侯们赶快都发救兵来,各路军马赶来周幽王京城时,什么敌人都没有,褒姒看到有那么许多诸侯和兵马都上了当,于是大笑。周幽王一看,这样闹了玩就能引褒姒发笑,于是就一次再一次的点燃烽火同诸侯们闹着玩儿,几次一来,失去了信用,再怎么点上烽火,诸侯们再也不肯发兵了。

    像周幽王这样一位宝货天子,国家政事弄得如何混乱,不问可知,他手下的主要大臣虢石父又是个佞巧善谀而且贪利的人物;百姓十分不满。

    周幽王废去的申后是一位诸侯申侯的女儿,申侯看到女儿无故被废,自然恼火,于是和另一诸侯国缯国,联合西夷犬戎,共同出兵攻击周幽王。幽王慌了,再次举烽火,没有一家诸侯发兵来救。于是,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虏,国库里的财宝全部被抢光。

    申侯于是同诸侯们商量,共立原来的申后所生的原太子宜臼为周王,是为周平王(前770——前720)。

    从周平王开始,周王室就衰弱了。此后,犬戎经常攻击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平王从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境内)迁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水北岸)。史称平王东迁。自此以后,诸侯们强大起来,开始了史称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的历史。周平王东迁以前的周代,史称西周;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代,史称东周。

    这则故事中神龙和龙沫的材料有近于神话传说,古人迷信,所以古史常是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的,读者自能分辨。

    (取材自《史记·周本纪》)

    一、春秋

    16.郑庄公克段于鄢

    郑国是周代分封得较迟的一个国家。郑国最早一代获得分封的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幼弟,封于郑。郑桓公同时兼任周王朝的司徒。司徒是西周开始建立的官职,又作司土,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是个实权甚重的官位。在犬戎进攻周王朝杀死周幽王的那场战争中,郑桓公也同时被杀。郑桓公之子为郑武公。周平王东迁时,郑国和晋国这两个和周王朝同宗的诸侯国,在支持周王朝上,起了重要作用。

    郑武公十年,娶申侯之女为夫人,是为武姜,武姜所生的长子名寤生,寤生难产,武姜受了惊,厌恶这个儿子,因此取名寤生,“寤”,是逆生之意,就是俗话所说的横生倒养。也有人解释说,“寤”,是睡着之意,寤生,就是睡着时生下儿子,醒过来吃了一惊,这说法也讲得通。总之是武姜很讨厌长子寤生,从起名字上,就表示了讨厌的意思。不过,当时周代通行嫡长子继承制,武姜是郑武公的夫人,即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寤生就是嫡长子,所以虽然母亲武姜不喜欢他,按一般继承王位的制度,寤生还是成了郑武公的太子。后来,武姜又生了少子段,段生时是顺产,武姜喜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