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困惑 > 八、北大、清华,为谁而建

八、北大、清华,为谁而建(1/2)

    八、北大、清华,为谁而建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梦想,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就已经开始为这个梦想的实现筹划具体工作,从财政上大力支持北大清华等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几所名牌高校,计划每年为他们多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作为中国的顶级学府,北大和清华可各收获18亿元的财政支持。

    国家对这两所大学的支持力度有目共睹,然而,北大和清华毕业生的出国率也像国家为他们的投入一样高得惊人,每年都维持在20%左右,理工科的个别专业,有时甚至会出现全班连锅端悉数出国的“盛况”。

    其实,出国热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新状况。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每年都有大批人员出国深造,截止到今天已经有46万多人曾经远渡重洋留学他乡。国外经济条件好,学术环境优越,出国留学不失为人们提升自己的良好途径。可令人遗憾的是,这出去的46万人最终回来报效国家的只有不足14万,其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公派,在那些自己掏钱到国外镀金的学子中,只有4%的人重又回到祖国怀抱。由此推断,北大和清华那些赴洋骄子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打算回来了。既然有那么多学生都选择到别的国家一展抱负,难怪有人提出异议,北大、清华到底在为谁建?

    200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了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比例的3.19%,是1989年到2001年之间的最高水平,却依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比例5.1%,当然也就更无法和财大气粗的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了。但毫无疑问,这一年国家在以北大、清华为首的几所重点高校上的投入相当慷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直到今天也没能完全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因贫困失学的少年儿童大有人在,读不起高中,或是考上了大学没有钱上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我国还处在发展中阶段,国家的教育经费远没有那么宽裕,将大笔的资金集中投入到少数几所高校上,而将迫切需要国家扶植的对提高全民素质最为关键的基础教育置于次位,这样的政策不能不让人提出质疑。

    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其输送人才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对寻求发展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教育的收益无所不在,它总是暗暗地贯穿在国家各项事务之中,难以用有限的金钱加以衡量。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比把精力和经费集中在培养少数精英分子上收效更大。中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观望,我国的生产优势就在于大批廉价的工人,提高这部分人的工作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才应是我们发展教育的战略重点。

    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向发达国家看齐,和发达国家攀比,只会让教育本身备受伤害。2005年9月联合国教育权利事务调查员卡塔琳娜·托马舍夫斯基曾到中国进行考察,她毫不留情地指出,中国在保证国民基础教育的权利方面连乌干达都不如,政府承担的教育经费比例比所有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都低。这给好大喜功、试图用高等教育和精英人才装点门面的中国教育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人往高出走,水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