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困惑 > 七、我们该如何评价教育改革

七、我们该如何评价教育改革(1/2)

    七、我们该如何评价教育改革

    2005年中国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义务教育终于实践了它长久以来的“免费”承诺,开始在部分农村完全免费。这无疑是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可老百姓对教育收费高,收费乱的抱怨并没有因这一消息的公布有丝毫削减。

    教育官员们认为自己的改革是成功的,他们出示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表明他们的改革让“中国绝大部分人受益了”。他们让95%的人享受了9年制义务教育,帮助他们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让21%的人迈进了高等教育的大门,这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了不起的成绩。数字是实实在在的,可老百姓的质疑和不满也是实实在在的,和官员们的良好感觉截然相反,大多数百姓都认为教育越改越乱,越改越不尽如人意。官员们和百姓们在教育改革的评价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实际上,95%和21%都只是彰显结果的数字,折射不出教改发展的曲折过程,而深受教改影响的老百姓就不同了,他们对抽象的数字没有感觉,却对亲身体味的教改过程大有感触。教育是关系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可从200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人均GDP中的比重连年下滑,2002年是3.32%,2003年是3.28%,到了2004年就只有区区2.79%了。而即便在对教育投资最慷慨的2002年,也和世界平均水平的5.2%相距甚远,甚至连低收入国家的3.6%都没有达到(我国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属中等收入国家)。

    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教育列在了第三产业当中。1998年,某经济专家提出了“教育产业化”,建议将教育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并向大家算了这样一笔账,高校每年扩招30万人,按一人一年消费1万元计算,30万人就能创造30亿的财富。专家的一席话,立即点醒了长期战斗在教育这一“清水衙门”的各位人士,教育原来也是蕴藏着无限财富的宝藏。教育产业化的大旗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拉起了。

    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家长们只要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心,如今经济发展了,家长们还要为孩子的学费操劳。大学扩招对成绩的要求放松了,对经济的要求却越攀越高,“因教致贫”已经是中国教育不可回避的惨痛事实,四川某校的毕业班在高考前夕甚至发生了大部分学生都放弃高考、回家打工的“奇闻”,原因无非是高校学费高负担不起,毕了业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都挣不回学费。就算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人家也越来越肩负不起教育之重,幼儿园、小学都紧跟高校步伐越来越“高贵”。高昂的学费已经成了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没有人能在学费的重压下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