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困惑 > 二、到底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二、到底什么是教育现代化(1/2)

    二、到底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1983年国庆节前,邓小平曾说下这样一番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教育现代化一词就屡屡出现在大街小巷,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有关的研究和探讨直到现在依然方兴未艾。

    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需要的创造型人才。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忽略了教育的“育人”本性,将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和经济的增长混淆起来,武断地认为提倡教育现代化就是为了推进经济增长。而实际上,刚好犯了表里倒置的错误,因为推动经济发展只是教育的部分功能。

    教育水平提高了,人的素质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发展教育不能走实利主义路线,只有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收获丰厚的成果。这和女人美容的道理类似,花大钱做面子功夫总不如悉心调理内在健康机理的效果要好。教育现代化尤其讲究“以内养外”,必须先端正发展目的,然后才可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若目的歪了,日后下再大的力气都只会离预定目标越来越远。

    中国教育也不乏“舍本逐末”的悲剧教训。文革时期,教育被当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人也被简化成只有政治属性的玩偶,每个人的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社会各项事业不只停滞不前还一度出现混乱,走过了那段岁月的人经常慨叹他们的大好时光都耽误在了学政治里。如今,将教育等同于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几十年前拿教育为政治服务,从本质上看没有什么不同,都犯了“以教育为器”的错误,都势必会因绝对化功利性目的而违背人性。

    把教育现代化当作发展现代化经济的工具,其严重的后果已露出端倪,层出不穷的豆腐渣工程,每隔段日子就要上演的泡沫经济,还有大肆破坏自然环境的经济建设都和“现代化教育就是现代化经济”的理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所有人都只见钱不见人时,社会就不可避免地由“以人为本”沦落成“以钱为本”。

    虽说时下最流行的“知识经济”将教育现代化在经济中的地位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和经济的联系也较从前愈发紧密,可知识经济同样不能让教育偏离育人的本意。若剥离了“知识经济”中“人”的概念,那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就都无法逃脱被异化成工具的命运,而到了每个人都像审视工具那样审视自己和他人的那天,所谓“为全人类的幸福奋斗”就无从提起,而我们的“人类史”也不妨更名为“工具史”。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我们多么渴望经济的腾飞、国家的富强,教育现代化都只能是人的现代化。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概念,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的每一点都扎扎实实地落在了人的身上,它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提,丝毫没有涉及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要素。人是一切活动的根本,把人字落实了,经济就不愁发展不起来,就好比种一棵大树,只要将它的根养好,用不着花太多工夫修剪,它也会茁壮成长。相反,若是急功近利地为经济而教育,则很有可能忽视了教育对人其他方面的塑造而陷入误区,以至于培养出大量畸形人才。更何况,人是社会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人健康社会才能健康,人畸形了社会必然畸形。英格尔斯在他的《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说:“一言以蔽之,那些先进的制度要想取得成功,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本质。”

    塑造人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塑造人精神观念的现代化,相较于物质的变幻,精神观念的变革更难以实现。100年前,为了唤醒国人沉睡的灵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试图用手中的笔启迪人们混沌的心灵,而很多为他反复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直到今天依然顽强地挣扎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

    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反作用从来不可小觑,中国历代帝王都无不重视对臣民的思想教化,如汉武帝又为了巩固江山独尊儒术。而到了战火纷扬的近代,无数仁人志士都从一次次的图存运动中觉悟,要想重整山河,单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远远不够,而把希望寄托在戊戌六君子样的少数英雄豪杰身上也无以扭转乾坤,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从蒙昧中走出来,凝聚力量振兴中华,于是便有了对“德先生”、“赛先生”(民主和科学)的呼唤,也有了为所有国人热血沸腾的“五四”运动,还有了大批如鲁迅先生一般以重塑民族精神为己任的知识分子。

    曾有人将近代的中国形容成一只沉睡中的狮子,唤醒这只狮子实属不易,而让它振奋精神超越自我、成长为真正的兽中之王就更加困难。新中国成立50多年了,我们建立起世界上最优越的社会制度,各项事业都在发展的金光大道上大踏步前进。然而,至今为止我们的科学教育依旧停留在题海战术上,我们的民主也还困守在“为民做主”的囹圄里,太多的国民还依旧在“小奴世界”的圈圈里打转。

    民为立国之本、强国之道。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德国也都一度面临民生凋敝、山河残破的衰败之景,其战后的局势的混乱破败程度一点不亚于当年的中国,但它们却可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重新振奋起来,以强者的姿态傲视世界舞台,就是因为他们尊教重人。梁启超在《新民说》里有言:“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所谓“新民”不是刚刚落地的新生儿,而是抛却了陈腐思想、更新观念获得新生的人。观念是每个人心中的上帝,它总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好的观念往往会带来好的行动,反之亦然。

    更新观念挣脱传统,和陈腐的旧时代一刀两段从来不是挥舞着刀枪棍棒对那些旧事物来一通好打那般轻松痛快的事,而这又恰恰是我们对待必须摒弃的旧事物的惯用办法。文革时期,我们在反封建迷信上花了大量气力,捣毁的神庙神器不可谓不多,对巫婆神汉的批斗惩罚不可谓不狠,可时间刚刚转过20多年,特异功能和伪气功披等着科学外衣的迷信活动就重又在大江南北风风火火地抛头露脸,连一些文化名流都对此深信不疑,更有甚者,还将这些迷信活动上升为中华民族的老传统、老文化大肆宣扬。20多年里中国人读的书多了,见的世面也广了,可不善批判怀疑、对老传统一概奉若至宝的观念却没有多大改变。

    观念之生命的顽强,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它伴着历史而生,在历史的震荡中成长,宛若一株盎然存活了千年的植物,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而现实中的凡夫俗子大多不自知地生活在它的“荫蔽”之下。传统的教育观念也是一样,它起自遥远的过去,为那个时代的现实而设,却一直作用到了现在,即使它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督促着人的生长和社会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