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困惑 > 五、德育,我们拿什么来占据孩子的心灵

五、德育,我们拿什么来占据孩子的心灵(2/2)

生心灵上的“隐情”。无视学生的权利、缺少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德育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德育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应该努力建设主体性德育教育,并明确“道德是人内心的需要”这一重要的标尺。要尊重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他们做出的选择,重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命令。在德育的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说得太多、做得太少,或是强制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德育要做到人性化,对于有不同特点的孩子,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要做到不能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不一样的人”,根据孩子得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和前进目标。

    德育教育要坚持做到生活化,国内的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就是生活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要位置上,使学生觉得德育教育是很重要的。德育时刻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之中。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不能用同样的口号和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不同层次的班训和班规要面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如果学校不注意教育对象的需要,而给予学生过多的和无法理解的道德概念,会适得其反。学生首先要对这些规定认可,才能以自觉的意识按照规定行事。

    如今的家长对如何正确教育子女十分头疼,由于一些错误的观念,使他们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有求必应,这些往往是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各位家长不知如何教育的典型例子。家长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感到实施家庭教育是那么的困难重重,力不从心。

    那么,如何才能让家庭在德育中发挥其作用呢?

    如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有一些误区存在。数据表明,初中生在和父母的交往中,无所不谈的只有0.8%,有少许交往障碍的占了69.9%,而有严重交往障碍的占29.3%。传统的中国家长忽视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无法负担起其教育的功能,更有些家长还会非常错误地认为,孩子就应该交给老师,只有老师才能治得了孩子,其实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取代的。一方面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而这种情绪又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情绪,甚至是行为,因此借助血脉情愫更容易言传身教。

    北京的新源里中学,在面对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消除家庭教育中的障碍等多方面问题上,下了很大一番工夫。他们采取了家庭学校合作的办法,跟踪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利互补,完善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曾经的道德教育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动员,教育模式十分陈旧,效果并不明显。而目前德育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想要找到新的教育发展之路,就必须首先从体制等因素上寻求突破。当前的教育面临一些局限的因素,首先是德育是生存在夹缝中的。虽然整个社会都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可是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对自身教学专长的重视程度,完成教学任务的付出度,都要普遍高出对班级教育、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先,在现阶段,作为一名授业者自身来讲,还未能达到“我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教师”的自觉育德境界。

    由于“品德教育”是软指标,而“教学、分数、评优、职称”这些则是板上钉钉的重中之重。教学活动是必须参加并完成的,而德育活动自然而然地成了额外的负担,这就使得德育在一线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自上而下“严谨的德育管理”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

    孩子在去医院体检的时候,如果缺少某些营养,家长势必会想方设法为其补铁、补锌、补钙。可是在面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时,学校是否也能针对孩子缺少的东西为其补充呢?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人们对他们的期望越来越高。

    常常看见大家不无沉重地疾呼什么诸如“孩子劳动观念和能力太差,要加强劳动教育”;“孩子心理素质太差,抗挫折能力差,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孩子法制观念淡漠,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要加强法制教育”……各个时代的学生享受着不同的教育,在如此众多的“需要加强”的项目中,德育成为了盒子,无论什么都装在里面。但愿人们尽早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题和重点,而不要在各项的“加强”中迷失了自己,孩子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