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7 勇敢的歌手(2/2)

他穿一件肥大的灯笼裤,露着赤脚——靴子已被鞑靼人扒去,一边小声诅咒着,一边瞪着一双灰色的眼睛。

    拔都汗命令站在一旁的虔诚者杜达对歌手进行盘问。

    杜达问:

    “我们听说,你在广场上高唱犯禁的歌曲,鼓动桑多米尔居民进行顽强抵抗。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有,我干过这样的事,而且只要我活着,我还要用歌声鼓舞我的人民为自由而战。就是站在使我们美丽家乡遭到毁灭的鞑靼人首领面前,我也敢唱这样的歌。”

    “我们英勇威武的赛音汗正是为此才把你找来的。”

    歌手挺起身子,用不大相信的眼光看着默默坐在眼前的拔都汗。拔都汗脸色冰冷,细窄如缝的眼睛斜视着。这位无所不能的领袖人物此刻有何想法,谁也无法猜透。

    “我不怕唱歌,即使等待我的是处决也罢!”

    通司对歌手说,大汗有何想法,谁也猜不透;也许他不会被处死,反倒会得到奖赏。

    “让他唱!”拔都汗说道。

    于是,歌手扔掉沾满血迹的手帕,试着弹了一下琴弦。然后,他用嘶哑而充满**的嗓音唱了起来,虔诚者杜达低声翻译道:

    村庄里一片哭泣声,好似墓场一样,

    到处是堆堆白骨,到处是断垣残墙!

    唉,苦啊,我们好苦啊!

    姑娘们再不能到森林里采集野果,

    牧童们再不能把畜群赶进牧场。

    唉,苦啊,我们好苦啊!

    鞑靼人的马队践踏了我们的庄稼,

    杀死了青年,糟蹋了我们年轻的姑娘。

    唉,苦啊,我们好苦啊!

    “对于那些不肯投降的人们就应该这样!”拔都汗说,“这是战争啊!”

    可拔都依然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杜达愣住不敢翻译了,但是在拔都汗严厉的目光下,他不得不胆战心惊地继续翻译下去:

    ——这个异教徒,这个折磨人的魔王……

    唉,苦啊,我们好苦啊!

    “拔都啊!为什么你昼夜坐卧不安?”

    “因为我还没有喝够血的酒浆……”

    唉,苦啊,我们好苦啊!

    杜达又不敢翻译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拔都汗竟然洋洋自得地说道:

    “一个伟大的统治者就应该冷酷无情。”

    魔鬼横行,到处是血淋淋的景象,

    豺狼行凶,无辜的人民在遭殃。

    我们要抗争,把魔鬼钉上木桩,

    我们要战斗,用木棒痛击豺狼。

    拔都汗愈加注意地听了下去。他一边观察着歌手的一举一动,一边不停地催促杜达给他翻译歌词。

    我们固然痛苦,敌人也不会舒畅!

    我们会重建家园,会重新种地开荒!

    我们要砍掉大汗全家人的脑壳,

    我们要把他们一起统统送进墓场,

    我们要用他们的尸体架起桥梁!

    祖国啊,你抖擞精神,挺起胸来,

    母亲啊,你挣脱枷锁,昂起头来,

    消灭敌人,把他们逐出我们家乡!

    拔都汗倾听着,一副从容不迫、高深莫测的样子。精疲力竭的歌手唱着唱着,突然中断了歌声,身子晃动起来,膝盖也不禁弯曲了。一股鲜血从他的口中吐出,顺着下巴颏流下来。诗琴从他的手中跌落下去,发出一声哀叹。

    杜达扶住歌手,将他平放在石板地上。

    拔都汗抬起眼来,慢慢地向沉思着站在一旁的哈吉·拉希姆望去。

    “对此,你有何见教,我明智的老师?”

    哈吉·拉希姆很快走到拔都汗身旁,俯下身来,对着拔都汗的耳朵低低说了几句话。

    只见拔都汗用极不顺耳的嗓音说道:

    “你呀,永远也不过是个在不安之风驱使下的托钵僧而已。我们蒙古乌力格尔奇也会唱得这么漂亮、这么勇敢,而且这个年轻的家伙还敢指责伟大的震撼世界者的子弟,污蔑他们……这种人,难道还能奖赏吗?备马!”

    这天晚上,在教堂附近修道院一间狭小的修道士单人小居室里,哈吉·拉希姆俯身于《旅途郧》,借着灯花噼叭作响的油灯灯光,写道:

    在被威严的鞑靼人征服了的波兰城市桑多米尔中,战无不胜的赛音汗像往日一样举止宽宏大度,在一座教堂里听了一个大无畏的年轻人唱的歌。这个年轻人当着他的面,勇敢地用歌声号召波兰人保卫自己的祖国。

    只罕盖尔问我,该如何奖赏这个歌手。

    我回答说:“可以按伟大的‘双角王’伊斯坎德当年的老例行事。你已经征服了波兰国土,现在你应该极力征服你新的臣民们的心。请你从肩上取下你贵重的皮袄,把它赏给歌手吧。这样,波兰人子子孙孙都会在故事中、歌曲中以惊异之情传颂你的伟大慷慨之举。”

    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在拔都汗已经征服的诸国都城所组成的项链上又增加了一颗绿宝石的情况下,一件皮袄对他的全部财富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或许,歌手的歌声道破了真理;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民族真会像风卷残云那样被从世界上一扫而光。未来如何,有谁知道呢?但是,只要伟大的征服者拔都汗摘下贵重的皮袄,把它掷给热爱祖国胜过热爱自己生命的大无畏的歌手以示奖赏,那么这件壮举恐怕就会通过歌曲而千古流芳吧。然而,拔都汗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下令把他杀死。于是,歌手便无声无息地独自留在了那座波兰教堂的石板地上。(摘自哈吉·拉希姆的《旅途郧》)

    遵照拔都汗有关尽量详细地记载下他这次摧毁‘日落之国’之不平凡征讨行动的命令,我经常盘问带来见我的俘虏们,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国家、生活、居民习俗等等情况。结果我惊奇地获悉,他们在对付鞑靼人的入侵方面,准备工作是何等的马虎啊!没有一个马扎尔人相信,来自亚洲的大军会打到如此遥远的地方,会如此强大有力。在与俘虏们的交谈中,我常常得到阿拉伯使者的司书、绰号为‘虔诚者’的杜达的大力帮助。他精通多种语言的能力委实令人惊异不止;俘虏们一开口,他就懂得他们的语言,并且马上能把俘虏们讲的情况转述给我。从这些交谈中我了解到许多事实。这些,我将尽力记在我的《旅途郧》之中。

    在已故拜达尔汗的军队将波兰王国、西里西亚和摩拉维亚劫掠一空的时候,拔都汗本人正率领他手下的部队翻越森林密布的喀尔巴阡山,向马扎尔国进军。

    与此同时,加里奇大公达尼拉逃离乞瓦,来到马扎尔首都布达,投奔马扎尔国王贝拉。达尼拉请求国王尽快与斡罗思的兵力会合,共同跟鞑靼人进行斗争,并请求立即派兵帮助遭到危难的斡罗思。

    贝拉国王虽然对强大敌人的到来极为惊恐,但他依然不相信蒙古人真会实现他们的威胁之言,很快来到马扎尔边境。因此,他只向喀尔巴阡山方向派出数支马扎尔部队和库蛮部队,去监视山隘,同时用砍倒的树木将通道阻塞起来。

    只有从钦察草原逃来的科特扬汗一个人不厌其烦地提醒说,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向马扎尔国袭来。但是,贝拉的亲信们却不相信他的话,反诬说,他极力“想讨国王的欢心”“想成为他的左右手”。然而,真正有远见卓识的,倒正是这位科特扬汗。(摘自哈吉·拉希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