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驼峰航线 > 生者与逝者的牵系 ——24拐(2)

生者与逝者的牵系 ——24拐(2)(1/2)

    生者与逝者的牵系  ——24拐(2)

    他还说:“因为‘24拐’太险了,所以在60年代末,筑路工人在‘24拐’附近的另一个坡面上,把纵坡放缓,修了一条新路,以方便行车,但老路还保留并养护着。”

    “现在,‘24拐’属于320国道。它仍旧是泥路。还有的人还喜欢在上面开车,当作猎奇好玩儿。在那里开车很有意思,很好上,一打方向盘便上去了。”跑遍了贵州大大小小道路的周明中说。

    80多岁高龄的林孔勋是华南农业大学的老教授。谈到“24拐”的艰险,他有深刻的切身体验。他说,这里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翻车非常频繁,天天路过此地,都能看见有车翻倒在路边。有时车里拉运的军火还会发生爆炸,这条路天天都有死人。当时他任美军1880工兵营第二连的翻译官,营房就驻扎在沙子岭即“24拐”附近。他第一眼看到“24拐”时非常吃惊,感叹从未见过如此险峻的公路,路窄而陡,又这么多弯弯绕。美军士兵通过这条路时嘴里会不停地祈祷。

    一位当年国民党军队的老汽车兵回忆说,“24拐”曾是驾驶兵的必修课。驾车盘旋在山顶,就像行驶在云雾中。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贵阳流传着的关于“三无”的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家无三两银”。“然而,就是这样的穷山恶水,却成为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保障国内各种战略物资运输的交通命脉。”他说。

    但是现在“24拐”早已成为了“21拐”。1991年出版的《贵州省志·交通志》详细记载了关于“24拐”修筑、管理、改造的历史,并有“24拐”改为“21拐”的地质图。值得一提的是,改造“24拐”的方案是战争期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美国工程兵当时便驻扎在当地维修公路。

    如今,贵州掀起了大建公路的热潮。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间,贵州公路总投资才3亿多。但仅1999年一年便达40亿。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面延伸,西南出海大通道也由此贯通,使50多年前的艰难行程迅速在现实的进展中隐退。但对历史的记忆却不会一朝消失。戈叔亚访问“24拐”时,当地的老百姓说,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公路部门多次想拓宽“24拐”并铺设柏油路面,但上级部门就是不同意,要求他们只需按照原样维护就行了。

    周明中说:“‘24拐’不会在现代化的网路改造中被改动,动了多可惜啊。它是到战时‘陪都’重庆的必经之路,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是属于世界的财富。”

    “24拐”的“发现”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涌来,观看这条在大众视野中“消失”了几十年,让无数人困惑的公路。

    戈叔亚把新老照片通过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