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般模式论(2/2)

这也就是作品中“金玉良缘”的政治背景。中间阶级在政治上处于完全软弱无力的状态,需要满族当一下招牌;同样,八旗贵族也没有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需要中间阶级的帮助。二者的联盟完全出于利害的考虑。可以说,大的主动权力还是掌握在中间阶级手里。只要中间阶级能够在政治上站住脚,就像孙中山一样,马上就可以甩掉满清这个包袱;而现实的政权,按照法律制度体系,满族贵族掌握生杀大权,可以随时清洗不可靠的势力。

    康熙末年就处于这么一个动荡的状态。当时的中间阶级在政治上远不能摆脱儒学,摆脱皇帝。他们还没有成熟到孙中山那样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地步。所以他们还是如同晴雯一样,试图在“园子”里奋斗一下。他们看到康熙已经不可动摇,就把工作放在下一代,放在康熙的儿子上。希望能够“溶化”满族统治者,把他们变成傀儡,直到送出关外,从而可以造就一个温和的中央集权。

    这种图谋当然没有能够逃过康熙。康熙显然不想因为清洗这些汉族异端分子搞到天下哗然、以至激起汉族地主阶级普遍反抗的地步。

    可以看到,这位皇帝还是很有手段的。一方面,他的目的是清洗汉族异端分子,另一方面,又要把矛盾完全集中在最有限的范围之内解决。所以他的措施就是有意地制造宫廷政变。

    一方面,表面上宣布被汉族上层分子看好的皇子为最有希望的皇位继承人,让这些汉人尽可能地接近他;另一方面,又在实际上为根正苗红的雍正创造机会,使其政变得以遽行。借雍正之手,以所谓宫廷政变的名义清洗上层汉族势力。

    基本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没有什么复杂之处。如果专家们的确严肃对待这里的论述,而不是一笔抹煞,就会完全同意这里的观点。

    可以看到,康熙在位长达六十余年,本身又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在其晚年不可能遇到任何有效的阻力妨碍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且像这样有见识的皇帝,也不可能不对自己的行动所产生的后果有一个准确的估计。而在确定继承人的问题上所产生的看似愚蠢的错误就特别令人感到怀疑了。

    据我所知,康熙在临终之时,一直普遍被看好的皇子并不在身边。相反,倒是雍正一直侍奉左右。而且还拿到父皇的一串佛珠。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如果康熙不希望雍正继位,大可以颠倒一下位置,让雍正远离政治中心,让自己中意的儿子在身边就好了。

    另外,说雍正没有获得康熙老臣的支持也是错误的。对曹家的清洗是在即位五六年之后。而就在这段时间之内,也没有看到曹家有什么特别强烈的不安。倒是嚣张跋扈的例子有一些。

    据雍正自己说,以及几个康熙时的老臣证实,雍正是在康熙的病榻之前被皇帝立为储君的。而且皇帝还说了不少雍正的好话。这种说法的真实程度如何,一直没有得到史学家的准确认证。但是可以看到,如果康熙不曾说了这些话,那么他的大臣又怎么敢于放心支持雍正呢?难道没有这些大臣的支持,或者说默许,雍正就敢在一个星期之内大打出手,夺得皇位吗?据有的资料分析,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被雍正换掉的大臣还不到一半。这就是说,雍正的地位还是得到了大家的承认的。相反,十四子那一边几乎没有看到有什么反抗。这就是说,为了这么一次措手不及的打击,康熙还是颇为费心地安排了一下。

    这个时期的宫廷政变,完全是康熙自己一手造成的。其目的不过是摆脱汉族上层势力对八旗制度的威胁。应该说康熙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消除。或者说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了。雍正在清洗汉族异己势力的同时,也清洗了八旗贵族。可以说,在此之前八旗内部的兄弟般的团结就此破坏了。而这也是小集团覆灭的前兆。

    我认为康熙还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他给雍正一串佛珠,借此告诉雍正,什么才是打击的真正对象,什么只是打个掩护而已。不用说,对汉族势力的清洗必须要坚决彻底,但是对自己兄弟的清洗则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不幸雍正没有能够体会老人家的一番苦心。就雍正来说,他长期的敌人不是汉族势力,而是他的亲兄弟。所以他对亲兄弟的惩罚当真是不遗余力。而对真正的敌人汉族异己势力则没有加以留心,以至于嘲讽远远超过严肃的清剿。可以说,康熙留下的好题目,本来可以得状元,而雍正则一心一意拿他中了个秀才,还为此十分得意,一直吹嘘不已,误认为自己真的是凭实力击败了他的兄弟。

    可以说,自雍正之后,汉人在清朝上层的影响基本就消失了。直到曾国藩时,军情紧急,才得到重用,危机一过,立刻下放使用。

    新的转变发生在戊戌变法。光绪与康有为这些人闹了一阵子。与慈禧斗争的结果是袁世凯拥兵自重。这个时候,对于满清来说,死神已经在拍门了。

    清朝是封建社会全面解体的阶段。清朝的农民起义在规模上超过已往。例如在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人数达到五十余万,前后长达九年半,政府共花费白银二亿两以上。

    白莲教起义在乾隆末年就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了。据说乾隆采用了种种办法,包括念诵西域秘密咒。《红楼梦》在一开始就描写甄士隐被流寇骚扰,不得在田庄存身。后面还有薛蟠在平安州被劫的描写。这样看来,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也未必可靠。

    中间阶级在两个地方遭劫。在京城被皇帝抢劫,“凡物皆入官”;在田庄又被农民起义抢劫。

    总的说来,曹雪芹的立场基本是中间阶级的立场。也就是地主阶级的立场。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曹雪芹不仅反对中央政权代表,皇帝,而且也反对当时的商业阶级。在作品中,可以说,薛家是皇商,而嫁给薛蟠的夏金桂则是土商人。在作品中,的确可以看到对这样人的冷嘲热讽。

    由于中间阶级不放弃土地所有权,就看不出会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农民起义。中间阶级宁愿服侍异族主人,也要与农民作对。这当然不能说是中间阶级的荣誉。可以看到,满清王朝建立在满汉地主联盟的基础之上。但是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崩溃。在上层建筑,开始是满汉之间的斗争。然后则是满族内部的斗争。而从经济基础来说,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直接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敌人。正是由于看到了这样必然崩溃的趋势,曹雪芹把他的作品置于一种绝望的气氛之中。无论如何,很难说曹雪芹在作品中给读者指出了什么出路。例如像林黛玉、贾宝玉这样的人,会成为某个农场的职员吗?**教导我们说,社会主义不要这样的青年。

    这里认为,与其说作品描写的是曹家的事情,不如说是描写满清贵族的事情。这个说法还需要稍加修正才更加符合实际。比较有利的根据有,大观园的原型是紫禁城。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几乎是不可反驳的论据。如果大观园经过认证,的确是紫禁城,那么曹雪芹引起乾隆的愤怒也就特别有道理了。我现在还不知道大观园有什么可能不是紫禁城。这样的花园毕竟太少了。

    贾宝玉的原型是乾隆。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在下面将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贾宝玉不仅有“金”的倾向,而且据我们所知,更加主要的倾向是“玉”。或者说,这个人多少是一个对立面的统一。我在下面将专门讨论一下这个人物。

    其他的种种琐屑的根据这里就不再说了。

    但是还是有一些根据可以指出,曹家的历史也历历在目。虽然谈情派还不知道其他主要人物,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贾元春。如果说贾宝玉是乾隆,那么他的姐姐又嫁给谁呢?

    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红楼梦》不是专门描写乾隆秘史的书。如果是这样,也就看不出作者的伟大了。曹雪芹描写的主体是一个历史的横断面。在这个横断面上,又皇帝,也有皇帝的臣子、奴才等等。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世界。一个是贾宝玉的世界,以大观园为主要空间。另外一个则是与之相对的现实世界,在大观园外展开。正是由于两个世界泾渭分明,以至有的学者认为作品是两部作品合而为一。贾元春,特别是书中的皇帝,并没有更多地直接出现。而是作为冥冥中主宰大观园命运的决定性力量而存在。这诚然是一种黑暗的,不受当事人决定的,恐怖的力量。

    可是我们知道,中国的皇帝,称为“天子”。这就是说,在皇帝的头上,还有他的主宰,“天”。对于曹雪芹来说,他所写的毕竟是一部小说,而不是历史本身。这就是说,对于曹雪芹,曹家来说,皇帝就是“天”;而对于皇帝来说,“天”就是皇帝。曹雪芹把满清的衰败寄托在“天”的意志之上。当时满清的确已经不行了,内外矛盾重重,但是满清真正的转折点,还是发生在曹雪芹大约百年之后的太平天国之时。曹雪芹采取“天”的形式,不外就是揭示出满清灭亡的必然性而已。

    另外,可以看到,四大家族也有奴才。而且有的奴才还捐了官。四大家族与奴才的关系,也就是满清皇帝与其臣僚的关系。只有在清朝,大臣才自称为“奴才”,而以前的朝代都是称“臣”。

    第三,如果不能直接描写帝王,而是描写贵族,那么这个皇帝甚至就不可少了。

    第四,可以看到,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基本道理相仿。在历史上,就有上书,要康熙把曹、李、孙三家看为一体。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从上到下,层层相套的一个小集体的体系。而居于这个体系顶点的,显然非皇帝莫属。而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就居于这么一个“核心”的位置。

    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可以告一段落,过分强求书中人物与历史原型的一致,可以说,有点刻舟求剑的嫌疑。

    以上对作品一般的历史主题背景作了一个大致的考察。应该说,或许在细节上会有出入,但是一般的结论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作品的历史背景确定为前清时期,而否定了所谓“悼明之亡”的说法。显而易见的是,作品完全笼罩在“末世”气氛之下。而这种气氛,在明朝还没有。

    这个历史时期在政治上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是满汉地主阶级的联盟,另一方面则是满清贵族的八旗制度。而不管怎么说,这个时期的统治已经不再建立在“理学”之上,而是建立在统治阶级自觉的小集团联盟之上。

    作品所反映的正是这个历史时期政治状况的内在面貌。

    这样一来,下面的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深入作品,看看曹雪芹究竟都说了什么,以至于乾隆都要出面。

    [83]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我与所谓“掩盖说”的区别。

    打个比方来说,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你能说这是掩盖吗?因为根本来就生长在土里。相反,有的人把黄金埋在土里,这就是掩盖了。因为黄金本来不是在土里生长的。

    这个比喻就能够说明为什么不能认为《红楼梦》不是什么“掩盖”了。

    [84] 这里当然不存在任何评价性别倾向的意图。相反,我们从这里也能够看到儒家学说的虚伪性。孔子还说什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等等。其实孔夫子的一套大道理,女性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做到。就这一点来说,倒是贾宝玉比较直率。贾宝玉说女儿是水,见了就清爽;天才是泥,见了就觉得浊丑逼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