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般模式论(1/2)

    如果说本书需要克服什么对立的观点的话,那就是所谓“谈情派”了。这里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多说上几句。诚如我在本书中反复强调的那样,我历来主张学术自由。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权利选择、捍卫自己所喜欢的观点。

    既然这样,我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反驳“谈情派”,这是不是有违上述原则呢?可以说,这并没有违反任何公平的原则。问题的实质在于所说是否有据。换句话说,就学术范围之内,总是要有个正误的辩论的。在这个范围呢,可以说,我欢迎持反对意见的人提出他们的观点。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之外,例如摆摆架子,或者其他一些与纯学术无关的事情干扰公正的理论研究,总之,所有这些都与我无关,而所有这样的观点,可以说,也没有更大的说服力。

    说来非常可笑,直到目前,“谈情派”仍然在《红楼梦》的人物原型这样一个问题上吵闹不休。我十分高兴地看到,甚至是十分满意地估计到,这些老先生们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取得什么不得了的进展。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大观园里的姑娘,不可能在现实的曹、李家的历史上找的出来。尽管他们翻烂了历史也是这样。谁是林黛玉呢?谁是薛宝钗呢?谁又是贾探春、贾元春呢?可以说,在这个方面,政治历史说占有绝对的优势。有谁提到贾探春的原型是王安石呢?就我所看到的资料来说,没有人这么说过。因此我的确为这个观点感到骄傲。如果把贾探春归纳为王安石,那么不是一切笼罩在这个人物头上的烟雾都消失了吗?“谈情派”有没有这么一针见血地指出事情的真相呢?

    “谈情派”已经被逼到角落里去了。而这个成绩,可以说,我不敢据太多。绝大部分的原因还在“谈情派”本身。我已经多次指出,“谈情”充其量是个烟雾。严格说来,连烟雾都不是。就中国古代政治来说,情即是政,政既是情。这也完全是儒家学说的本质特点。

    所以只要稍微认真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其政治历史小说的本来面目就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83]而“谈情派”继续满足于开始所取得的成绩,拒绝承认作品的内在主题,而试图在“谈情”这一条路上前进。这样一来,各种各样荒谬可笑的“突破”由此造成。例如那个很著名的“四阶段”说,例如给林、薛、史等人更改姓名等等。

    在前面,我比较详细地对前一说法给予反驳。而对后一说法,可以说,我不认为这有多么大的学术价值。穿凿附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个说法实在看不出来与作品有什么太大联系。这里只是简单地指出,请老先生们注意,例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样重要的角色,按照谈情派的观点,应该在曹、李宗谱中占据重要地位才对。而最后却引到了八杆子还要拐弯的地步,这就有点太玄了。

    当然,前辈的研究还是要尊重,这里不过是说我不准备赞同这个说法就是了。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悼明之失,数清之过的作品。很好,这个说法很有点意思。但是我还不能详细地评论这个说法。原因很简单,直到目前为止,我只是听说过有这个说法,但是还不清楚这个说法的具体内容如何。这就是说,按照这样的观点,究竟明、清之过失是什么还不知道。

    但是即使是这样,可以说,这个说法的优越之处即在于把《红楼梦》与政治历史主题直接结合起来了。另外《红楼梦》有言,“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这里的“金”即所谓满清,后金;而“玉”似乎还不能就说是指明朝。后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至于《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我认为还是要归到清朝前期比较好。这么说的理由有:

    1.就作品所展现的社会风情来看,显然与汉、唐、宋等朝不同。可以说,越是到历史的后面,个体就越觉悟,越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私有制度的发展就越完善。这在作品中已经看到了。例如贾母、王熙凤都特别重视“梯己”。与之相对,“官中的”则是大家族的共有财产。

    2.就文化背景来看,也要说作品所反映的不是宋以及宋以前的时代。准确来说,还是反映清朝的前期。这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化存在强烈的女性倾向。这个倾向在秦朝时处于最低。然后各个朝代都是这个倾向的回归。可以说,这也与儒家学说直接相关。儒家认为治国与治家相同。而把国家当作家族来治理,这么治来治去,越治就越缺乏阳刚之气,越来越女性化。[84]

    3.特别重要的是,笼罩全书的“末世”气氛当为清所独有。其实就是到了明朝,大家也没有感到任何“末世”气氛。既然所有人忙忙碌碌地为自己既得利益谋划,就说明前途还是光明的。唯独清朝之时,这个末世情结十分浓重。据说曹雪芹的祖父是在所谓“哀鸣”中过世的。

    好了,以上几点可能不全面,但是对于证明这里的观点,作品的历史背景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进一步说,作品所描写的正是乾隆早年的事情。反对这个观点的人们恐怕会说,你根据什么这么肯定呢?

    无非是作品本身而已。

    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里所说的恰好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社会景象。总的结论是“不比先时的光景”。这个结论用在乾隆年间,的确令人大吃一惊,“……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

    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诚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实真正的情况是,“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更加要命的是“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如果说这不是乾隆年间,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

    乾隆的所谓“盛世”,就历史来说,是个骗局,回光反照。康熙年间,不论怎么说,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即使是这样,康熙晚年还是出现了一些无法收拾的局面,这才会有雍正夺谪这么一出武戏上演。

    不妨看一看这出沸沸扬扬的闹剧。据说当时最被看好的是十四子。康熙于晚年废太子之后,禁止其他的人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不识趣的家伙还因此被诛。可以说,在古代,废立东宫太子一直是导致宫廷政变的主要原因。在康熙年间,这个问题也经过了激烈的斗争。

    但是请大家把眼光放远一些。表面上的太子之争,其实掩盖的是什么内容。纵观满清的历史,可以看到,满族从始至终一直没有完全得到汉族社会的认同。一方面,满族贵族独揽军事大权,排斥异族;另一方面,满族的发展落后于当时汉族的一般水平。无论从经济上、文化上和政治上都是这样。满清之所以能够入关,也不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是汉族社会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中间阶级反对明朝皇帝,反对农民起义,但是偏偏在政治上异常软弱,所以需要依靠满族的“旗帜”来从事颠覆明朝,镇压农民起义的事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间阶级最终承认满清的政治地位:

    大家让坐已毕,宝钗便说要出去一事,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尤氏笑道:“这话奇怪,怎么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但是显然满清不这么认为。满清入关之后,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满清集中在东南一带的杀戮,主要就是打击中间阶级的气焰。因为东南恰好是中间势力最雄厚的地方。

    说薛家在书中充当了这个角色是有一定道理的。薛蟠正是在金陵一带打死了人,因此欠下人命。就如同满清的“扬州十日”相似。曹雪芹认为,血债要用血来还,所以给薛蟠安排一个偿命的下场是必然的。但就历史来看,似乎不能说满清最后还了这笔“血债”。

    从历史上说,太平天国建都于此,被曾国藩扑灭。可见历史与作家的想象不同,第一笔血债并没有还,相反,它被第二笔更加惊人的血债掩盖。这就是说,曹雪芹尽管可以在自己的书里,按照自己的意图安排事情的发展,但是历史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一个地方。历史按照自己的规律,越过人们的想象,开辟自己的道路。从这一点说,可以看到作者历史观上的局限。对一代人正确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对第二代人同样正确。但是这并不妨碍作者对满清政治制度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批判。如果就清末的历史来看,所发生的混乱基本与《红楼梦》的预料相吻合。也是有一个意志软弱,试图“补天”的皇帝,一个痴情的妃子,一个保守顽固的太后,一批乐于帮助皇帝进行变革补天的臣僚以及乐于帮助太后进行镇压的臣僚,等等。基本的人物模式都可以在《红楼梦》里找到。

    特别有意思的是,紫禁城,书中的大观园,其命运也与作品完全相同。

    ……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宝玉道:“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清朝到了浦仪退位之后,还是有一个军阀允许浦仪以皇帝的身份住在紫禁城内。这个时候,紫禁城就真的成了“秦人旧舍”了。

    令人惊讶的是,紫禁城的这个命运,曹雪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看出来了。而且在作品中如实地写出来。这样就令人不得不得到结论,满清从来就没有真正在中国广大的范围内站稳脚跟。最多也就是在北京城内站稳脚跟而已。而有所作为的汉族政治家,从各个方面,也或多或少地试图送他们的这个好亲戚回家。说来好笑,这个工作,最后还是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完成。小日本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以关外为基地,把浦仪偷运到东北,从而正式给努尔哈赤的霸业划上一个句号。

    就大的波动来看,在清朝时,康熙年间的吴三桂造反与太平天国起义。规模稍小的起义可以说一直没有间断。吴三桂造反本身就已经很说明问题,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并不是真的以满清为主。相反,作为中间阶级代表人物的吴三桂自己要做皇帝。吴三桂与其说是被康熙镇压下去,不如说是被汉族同胞整垮。

    为什么汉人同胞没有支持吴三桂呢?因为吴三桂没有前途。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曾国藩对此深有体会。据说在他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声势达于极点,获得了汉人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政治权力。但即使是这样,这位老先生也是宁可给满清当奴才,也不愿意自己碰一下运气。他的部下多次要他举事,均被拒绝。曾国藩认为,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纯属妄想。这是不是说老先生的确对满清主子忠心耿耿呢?完全不是。首先,老先生对于朝廷没有封“公”一直耿耿于怀。其次,老先生在咸丰帝丧期公然纳妾,就说明他是如何忠于皇帝了。不要忘记,曾国藩是最后一个理学权威。蒋介石、**就对他佩服得不得了。

    其实从一开始,满汉的统治阶级就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