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梦断红楼 > 贾宝玉和乾隆

贾宝玉和乾隆(1/2)

    本节将进一步谈谈二者之间的联系。在此之前,我认为澄清一个事实绝对是必要的。正如前文所说,不能把《红楼梦》单纯当作一部简单的讽刺小说。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说贾宝玉就是乾隆,那么贾元春又处于什么地位呢?但是这并不妨碍曹雪芹把大量关于乾隆的素材压缩到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中去。

    其实很早就有人认为《红楼梦》在影射满清皇族。但是人们一般认为这是指顺治的事情。说实话,我一点也不认为这种说法是错的。问题在于除了顺治之外,《红楼梦》还揭露了整个满清皇族的内幕。总之来了个大曝光。所以剩下的问题就在于,这个揭露的真实程度是多少。曹雪芹说: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曹雪芹把这些事迹镌刻在石头上,意其永垂不朽之意。这和当代的所谓“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是多么不一样啊!

    说实话,我是比较相信曹雪芹的话的。像曹雪芹这样的人,他说是真的,必然就是真的。[54]而且满清的那些事情,瞒谁都可以,唯独瞒不过曹雪芹这样的人。从对曹氏家族的研究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一条新的认识《红楼梦》的道路被开辟出来了:理解《红楼梦》,必须要结合乾隆以前的全部清朝历史。

    这里再说一下,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当然不会给自己设置限制。可以说,凡是可以加到作品的事实,都会被作者吸收进去。现在,这里,我之所以忽然对影射乾隆这样的事情这么热心,是不是有些过分呢?

    我说不是的。首先,如果作品没有关系到清朝,其遭遇不会这么悲惨。上面已经推论出,认为作品以及作者没有受到清朝的迫害是错误的。正是表面上的平静才暗示出内在的不可遏制的愤怒。例如在《红楼梦》之前的《桃花扇》,虽然是明目张胆地给明朝唱挽歌,但是作者只不过是罢官了之。正是《红楼梦》涉及了大量的清王朝的**,特别是这些事情又全是真的,所以才令统治者如此愤怒,又不敢轻举妄动。

    作为例证,这里再提几个例子。其实只要仔细研究清朝前期的历史,再和作品相对比,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虽然这个工作我并没有做,但是我相信这个判断还是有把握的。

    首先,清朝的皇帝与明朝的不同。明朝皇帝对道教,特别是道教的种种歪门邪道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而清朝则对佛教,特别是流传在蒙古、西藏一带的喇嘛教感兴趣。据说乾隆就以“老佛爷”自称。晚年甚至到了入迷的程度。据说乾隆本人曾拜西藏的活佛为师,修为甚高。乾隆为了能够随时接受活佛的教诲,还在紫禁城内修建喇嘛寺。

    好了,大家都知道,大观园里也有个尼姑庵。里面的主持妙玉,用书里的原话说,是个“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怪人。这倒是和喇嘛活佛特别相像。

    现在佛寺也有了,师傅也有了,那么贾宝玉是不是也要这么“修行”一下呢?至此我们有理由看到,续书的安排未必完全合理。原来在拢翠庵出家的不是贾惜春,而是贾宝玉!而这个时候,妙玉还没有“遭劫”。

    可以想象,当林黛玉死后,薛宝钗嫁过来之后。贾宝玉肯定难以忍受。所以贾宝玉跑到妙玉那里寻求安慰也未必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乾隆也同样难以忍受他的皇后。据说就是因为乾隆不断寻欢作乐这样的事情,前后就死了好几个皇后。最后,乾隆干脆不立皇后了之。

    这就又令人特别替薛宝钗担心。也许贾宝玉一怒之下竟然把薛宝钗勒死了呢?还有那个总喜欢讲大道理的麝月,是不是也给这么处理了呢?退一步说,即使贾宝玉没有杀害她们,而把她们卖了呢?总之要以离开贾宝玉为准。

    贾宝玉有大段大段的“颂圣”的话特别突出。乾隆也是个好大喜功的家伙。但是显然乾隆在这个方面和贾宝玉一样是个白痴,比康熙差远了。乾隆搞了一个“十大武功”的蠢事。后人知道,这的确是只有败家子才干的出来的事情。例如在新疆的用军问题上,乾隆指责其他的人,认为打仗要准备好军粮是“汉人”的**行径。结果当然是丢脸之至。另外乾隆在西南、越南战场上也是丢脸之至。这和贾宝玉给丫鬟起个名字,就认为是“给君父生色”一样愚蠢。我认为,贾宝玉和乾隆二者之间与其说是“形似”,不如说是“神似”。乾隆和贾宝玉相比,不多不少也是个败家子。清朝在乾隆之后就衰落了。这和乾隆的所作所为,如“十大武功”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

    如果进一步说,那就要考虑一下大观园了。大观园的原型是什么呢?没有,或者只是有很少的学者,心惊胆战地指出,大观园实指紫禁城。

    同志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站立起来了!满清王朝已经的确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至于个别的前辈、老先生,也没有任何权利限制我们的自由思维。理性的思维唯一所遵从的只是理性而已。

    大观园的确就是紫禁城。“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所谓“金紫”实际就是“紫禁”。难道贾探春、李纨、薛宝钗三个人没有把大观园颠倒过来吗?难道这不是作品展开的一个特殊的空间核心吗?或许有人会说,你这小子凭什么猜文断字,玩弄谐音字游戏呢?大家请安静,这只是证据之一,还不是全部证据。而这个证据,与反对者所猜测的,其实相反,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其实老先生在这个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了。与老先生相比,这里简直就是铁证如山啊!

    其次,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稻香村,据说只有紫禁城才有。难道作者是无意漏了一笔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