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二回 布疑阵督造狼牙 乞救兵交托锦囊

第二回 布疑阵督造狼牙 乞救兵交托锦囊(1/2)

    诸葛亮一走,周瑜便吩咐退帐,众文武向外散去。都督步入寝帐,鲁肃跟了进来,开口便问:“都督,你缘何又要杀害孔明?”

    周瑜面带喜色,说:“并非本督杀他,此乃诸葛亮自取其祸。”

    “此话怎讲?下官不明。”

    “倘然他以一月为期,本督如何能够斩他?”三天为期是诸葛亮自己讲的,又不是我规定的。

    其实,这是周瑜的一句风凉话,用来骗骗鲁肃这个老实人。周瑜准备孔明讲要三十天的,哪怕四十天,他也不会来限定你的。并不怕你孔明期限长,周瑜可以在箭料上做手脚,或者不及时拨到,使你停工待料;或者一下子全部运到,使你无法工作;再狠一点的,就是少拨箭料,把八万当十万给你,最后你箭料不够,他还要倒打一耙,说你克扣箭料,又是贻误军务,两罪俱罚。你一个脑袋都不够他杀!总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办法有的是。现在,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那末,周瑜乐得讲现成话了。

    鲁肃信以为真。心想,的确是诸葛亮自己找死,还硬拉我做他的保人。我倒要去问问他呢!

    踱头对周瑜把手拱拱,转身便走。到江边,用小船渡到参谋船上,对船舱里一看,一桌酒菜放在那里,孔明一个人在自斟自酌。鲁肃想,好快活!死到临头,还有胃口喝酒!

    孔明喝酒是有道理的,因为长江初次交战,一仗大获全胜,回来后周瑜赖掉他一桌贺功酒。所以,孔明此番要乘机吃它回来。而且不是吃一桌,总共要吃五桌呢:初四一桌,初五一桌,初六一桌,初七的一桌与鲁肃一起吃到赤壁山前,初八回来再吃贺功酒。另外,现在参谋、巡哨职务已经辞去,正所谓“无官一身轻”,只管腾出身子定定心心来喝酒,这是难得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鲁肃在暗想,大概诸葛亮知道自己反正要死了,索性痛痛快快吃一通。这名谓“吃饱死”,免得死了做饿鬼。鲁肃跨进舱来,把手一拱道:“军师,下官有礼了。”

    “大夫请坐。”孔明命手下添上一副盅筷,“大夫请用酒。”

    “下官滴酒难咽。”

    “此乃何故?”

    鲁肃想,还要问我为何,你自己的一本帐还不好好算算,你倒放心吃酒,一点不担心思,我心里却不好受!因此,问道:“军师,都督命你督造十万狼牙,你为何说三天便能完备?”

    “哦!这三天之期,又非本军师所讲。”

    鲁肃想,你这个人说了话还想抵赖!踱头发鲠了:“那末,难道下官讲的不成?”

    “本是足下所讲。”

    “喔唷!嚯……”你反咬一口了。如此说来,你将被杀是我鲁肃身上所起原因?如此,到时候我要偿你的命罗!鲁肃马上辩白道:“下官何曾发过一言啊?”

    “大夫虽未说话,然而手势比试过否?”

    “比过的。”我是老老实实的,有一说一。

    “这就是了。大夫向我比划三个指头,这岂不是说三天么?”

    “啊呀军师,你弄错的了!下官还有一个手指横在那三个指上,你可看得否?”

    “这倒未曾留意。”

    “哎呀!”本以为他未看见我做手势,不料他看到的,却又误解了我的意思。

    “莫非军师并不熟知这造箭之道么?”

    “是啊!本军师潜心于治国安邦、用兵布阵之大事,哪里顾得了这许多细枝末节?”

    “既然如此,你为何应承督造狼牙呢?”

    “都督将令,岂能违抗?违者立斩。”

    鲁肃想,这倒也是的。但是现在时间实在短,那怎么办呢?所以他呆顿顿地坐在那里,滴酒不沾,挤命在动脑筋。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军师,下官倒有一计在此。”

    孔明听了,哦?你居然也会用计?反正我的计早已想好;现在倒要听听你是什么计,比比谁的计好。因此问道:“大夫,有何妙计?”

    “下官看来,只有一个‘借’字。”

    “哦,借什么?”

    “借箭哪。”

    哎哟,孔明想,谁说你是踱头?想出来的计,倒与我的一样。如此看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这老实人,与我交了朋友之后,也变得聪明得多了。今日,我们两人竟不谋而合。但不知你准备如何借法?故而,又问道:“大夫,怎样借箭?”

    “下官算来,军师三天之中可造一万狼牙,还差九万,待下官瞒过都督,向水、陆、粮三座营中各借三万。这样,便可凑足十万,军师拿去交令。你看如何?”燃眉之急,且顾眼前,先用这十万支箭去交差,把军令状拿回来,保住了脑袋再讲。只要不死,今后的日子长着呢,今天造一些,明天造一些,可以“分期付箭”,慢慢地还清便了。

    孔明听完,原来如此。此计虽能救一时之急,却不是上策。我是去向敌人借,而且借了不用还;你专门吃自己人、还要分期还债。这两种借法不可相提并论。再说,瓶口扎得紧,人口塞不牢,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被周瑜发觉,我不死也要死了。对鲁肃说:“大夫,如此偷天换日,若被周郎知晓,亮罪上加罪,杀之再杀,连大夫也有危险。”

    “这个……”鲁肃想,这倒确实,我这个办法是门角落里解溲──耐度天亮。再一动脑筋,有了:“军师,下官又有一计在此。”

    孔明想,倒看你不出,一计不成又来一计?计虽蹩脚,多倒很多。反正闲着无事,不妨听你讲讲,解解闷。说道:“请教了。”

    “今晚三更时分,下官备好一叶扁舟,军帅逃回樊口山去吧。”这个办法是一劳永逸的。大都督处心积虑地要杀你,留在此地总是危险,我也吃不消,还是让你逃回刘备那里去算了。

    孔明想,倒又被你猜到一半。逃,我是要逃回去的,但日子尚早。待到本月二十,甲子日,你就是拿了绳子也拴我不住了,现在我倘然一逃,这些天来,岂非变成了白白操心,刘皇叔的三分天下就落空了。所以说道:“大夫,大丈夫来得清,去得明。亮到江东来时,大夫代表吴侯到江夏相请;刘皇叔带了文武官员相送。若要本军师回转樊口山,也非要都督相送不可。”

    鲁肃想,那你永远没有回去的日子了,都督怎么会送你呢?他要末一直送你到“来的路上”去。

    哪知孔明说到做到,他回去时,周瑜不但相送,而且送了好长一段路呢。诸葛亮借了东风之后,乘上赵子龙的小船溜之大吉。周瑜派丁奉、徐盛在后追赶,孔明就把他们当作是来送行的。

    鲁肃想,我好不容易想到两条计,你一条都不用。你既不懂造箭之道,又不听我好心劝解,那末,你打算怎么样?“那末军师,这十万狼牙从何而来?”

    孔明对鲁肃看看:你真是个厚道之人,对朋友赤胆忠心。我接了此今之后,你一直在为我担心、着急,虽然你我各事其主,这种朋友轧得不吃亏。现在离借箭的日期还有三天,不要把你急坏了,我倒心里不舍得。但是我的计策又不能对你明说,这是要绝对保密的。稍一疏虞,你鲁肃没有坏心,难保周瑜不杀人,我的脑袋危险。而且,我现在讲给你听,你也不会相信,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那末,让我来与你谈谈闲文野趣,把你的注意力分散分散,免得你独自钻进这造十万支箭的牛角尖中去。所以,与鲁肃说道:“大夫,你可知晓弓箭乃是何人所创?”

    鲁肃一听,佩服,佩服!总共只有三天好活了,要紧说话都不讲,却还有心思谈什么山海经!我与你真是一个在火里、一个在水里,谈不到一起。所以,他只是淡谈地回答道:“下官才疏学浅,此事不知。”

    “那末,你且听了。”孔明就对鲁肃说:上古黄帝时代,蜀中峨眉山上出了一只异兽,其形似猿,身材有人那么高大,鼻孔中有两条与龙一样的长须,故称为“龙猿”。据说,只要它狂叫三声,附近一带所有的野兽,都会吓得爬到它面前,俯首贴耳,只好任他选来充饥。后来,这畜生下山来吃人了,当地居民深受其害,惊恐万状。幸得黄帝手下的主将叫凤侯,他得悉此事之后,便带领各族酋长到峨眉山围歼这只“龙猿”。但是,把它包围之后,无法近它之身,枪刺不到,刀劈不着。凤侯就想到,狼的牙齿有毒,便把狼牙装在细竹竿上,攀上竹弓射去。因为狼牙有毒,射中之后伤口溃烂。畜生不懂,挤命抓搔伤口,越抓越烂,不久,这“龙猿”就烂死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猎兽的武器用于战争。几经改进,成了现在这样的弓箭。虽则箭镞早已都用钢铁打成了,但后人为了纪念凤侯,因此,仍旧把箭称为狼牙──这便是狼牙的来历。

    鲁肃想,这种古里古董的事情你都知道,虽然能把弓箭的来历讲得头头是道,却是不懂得狼牙如何造法,这有什么用呢?“足见军师博古通今,下官佩服。然而如今十万狼牙从何而来?”

    孔明想,你记性真好,就是忘不了这十万支箭。眼前我刚讲完这个故事,你马上又问它了。只得安慰他:“请大夫放心便了,亮自有道理。”

    “军师虽则神通广大,然而三天之内怎能造就十万狼牙,倒不如让下官与你同去恳求都督,请他宽限数天。军师看来怎样?”

    孔明摇摇头说:“军令状已立,不可更改。大丈大言出如山,岂可出尔反尔?况且都督与我有隙,屡屡害我性命,此番他得此良机,怎肯将我放过?倘若前去恳求,反要被他奚落一场。常言道,士可杀而不可辱,与其低三下四苦苦哀求,不如仰天大笑,引颈受戮。再则,纵然都督宽限数日,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

    “那末,可要今宵立即动工?”

    “越发多此一举。一夜之间能造多少狼牙?大丈夫光明磊落,说定从来朝算起,今宵决不偷偷开工,事已至此,何必忙在一时?明日赶早些就是了。”

    “既然如此,下官告退了。”

    鲁肃摆渡上岸,到都角拚见周瑜:“都督,下官来了。”

    “子敬,适才你往哪里去的?”

    “军师船上。”

    “讲些什么?”

    “下官问他为何要说三天为期,他说乃是下官所讲。”

    “你当时可曾发过一言啊?”

    “下官虽未说话,然而向他比了三个手指。”

    周瑜说,你看,你好心指点于他,他现在反咬你一口,这种明友岂能交结!

    “后来怎样?”

    鲁肃想,后来我想了两条计,他都没有采纳。这一点我不能告诉你了。虽则我是心直口快,毕竟不是傻瓜。所以,鲁肃顿了一顿,反问道:“都督,你可知晓,弓箭乃是何人所创?”

    周瑜想,这个问题倒是个冷门,我也不知道。回答说:“本督不知。”

    “你且听了,箭乃是凤侯所创……”如此这般,把孔明讲的故事贩卖了一遍。

    “莫非诸葛亮讲与你听的?”

    “正是军师所讲。”

    周瑜想,诸葛亮这个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晓得。就因为他的本事太大了,所以我要趁早除掉他。问道:“你们还讲了些什么?”

    “下官请他前来恳求都督宽限数日,并叫他今宵开工。”

    “他便怎样?”

    “他说,军令状已立,不可更改,早开工一宵也无济于事。”

    周瑜想,诸葛亮聪明的,知道我不会宽限日期的,所以免开尊口,不来讨这个没趣。周瑜把军令状拿出来看看:哼哼!这只老虎已经跌进了我的陷阱,三天时间快得很,只等初八早上拿他的头了。

    周瑜在这里自得其乐。孔明在船上自斟自酌。忽然,船上人王四走了进来,对孔明说,江边来了一群人,要见你军师。孔明放下盅筷,执了羽扇来到船头。只听得岸上一片“军师!军师!”叫唤之声,抬头一看,江边上站着几十个人,便问:“尔等何许人?”

    岸上一个为首者答道:“军师,咱们是箭匠。”

    “哦。共有多少?”

    “一共五十一个。五十个箭匠,加上我一个作头。”

    “到来何事?”

    “听说你军师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条箭,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

    “军师啊,不行的!十万支箭起码要造一个月。现在相差二十七天,怎么来得及?军师,要不要到都督那里去恳求恳求放宽些日子吧!”

    “军令状上写得明白,不可更改。”

    “那末今天晚上就开工吧。”

    “不必费心了。列位明日清早。”

    箭匠们见孔明劝说不动,那末就明天来吧,“军师,那末明天早上见了。”

    箭匠们走后,孔明回到舱中坐定。心想,周瑜呀,你身为都督,还不如这班箭匠讲道理。既然这班箭匠心地不错,那我倒要赏赏他们,请他们吃两桌酒。

    孔明自斟自饮,直至二更时分,虽然未醉,也有几分酒意。诸葛亮出山以来,还从未这样痛快地喝过酒,一直提防酒后失事。现在站起身来,脚步有些高低,摇摇晃晃走出船舱,到船头上站定。王四担心孔明吃了酒一时想不通,去投江自尽,所以跟在后面。孔明想,你放心,你就是推了我的头,我脚也不会下去的。周瑜想方设法要杀我,我何必自寻短见!我是出来看看天文。虽然我已算准大雾是在初七晚上,但是事关重大,还要复看一番。

    抬头一看,只见繁星满天,十一月里星斗这样密,是不正常的预兆。同时感到天气很闷,呼吸不畅……看了一番,认定初七晚上必有大雾,到三更时分,方才进内舱安寝。睡得这么迟,明天起床还早得了吗?

    一宵已过,今日初五,是造箭的第一天。

    天色微明,箭匠们就全部来到江边。见军师船上王四在擦洗船板。作头认得王四,便叫道:“王四兄弟,军师起来了没有?”

    王四停下拖把,答道:“早呢。军师三更天刚睡,现在正在好睡的时候,你们不要在这里吵闹,回去睡一觉再来。”

    “哎呀兄弟,今天是初五了,要开工造箭了!你快去叫醒军师,请他起来。”

    “那末,我去试试看。”

    王四走进船舱,过了一会儿回出来,对着箭匠们双手乱摇:“不行不行。我去推推他,他对我摇摇手。你们要知道军师的脾气,他摇摇手已经是火得不得了了。你们还是等一下来吧。”

    箭匠们一听都发呆了,一共只有三天时间,他还要睡懒觉!大家一商量,说,那末我们先去生炉子、搬箭料,准备工具,等我们这些事情做好,大约军师总可能起来了。于是,五十一个人到西山江边造箭厂里,做起准备工作来,摩拳擦掌,只等诸葛亮来指挥造箭。忽听一声痰嗽,大家以为军师来了。回头一看,原来是鲁大夫。

    “一世不做保,到死无烦恼。”鲁肃做了个保人,心事重重,晚上睡不好觉,头放下去,脚跷起来。天一亮,马上起身,直奔箭厂。听得里面有声音,心想,孔明一定已在指挥造箭了:探头进去一看,只见工匠,没有诸葛亮的人影。鲁肃转身就跑,赶到孔明船上一问,才知诸葛亮还在睡觉。踱头奔到舱里,把孔明一把拖了起来。

    军师睁开眼睛,看见鲁肃,招呼道:“大夫好早。”

    “太阳当顶了!”三天只剩下两天半了。

    “可曾用过早点否?”

    “要吃午饭了!”

    军师梳洗已毕。鲁肃拖了他就上岸,直至箭厂。

    箭匠们一齐出来迎接:“军师!军师……”

    孔明对他们看了看,问道:“尔等何许样人?”

    “咦,我们是箭匠呀,怎么你睡了一晚已忘记啦?”

    “是箭匠么?在此则甚?”

    “造箭呀,不见得来玩的罗!”

    “且慢。”

    “军师,不能慢了,太阳已经当顶,半天时间就要过去了。”

    “箭匠们,据本军师所知,你们有个规矩,未曾开工之前,先要饮酒一席,可是么?”

    “是的。这桌酒叫开工酒。”

    “可曾用过?”

    “军师,实不相瞒,如果有三十天时间,那末,这桌酒你不给咱们吃的话,咱们嘴上不说,心里也要嘀咕的。现在总共三天,只剩下两天半了,哪里还有心思喝开工酒!所以咱们自愿把它免了,宁可造好了箭多喝一点的。”

    “嗳!不然。常言道:‘无理不可兴,有理不可灭。’既然有此成规,岂能因我而废?”

    “军师,喝了酒更加来不及了。”

    诸葛亮说,这是两回事,来不及归来不及,喝酒归喝酒,不能混为一谈的。

    鲁肃气得连连摇头。心想,你诸葛亮既然不熟悉造箭的事情,怎么这套臭规矩你又这般清楚呢?简直与自己作对。便说道:“军师,免了吧。”

    “嗳,大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着作头讲:“快去端酒席来!”

    作头想,咱们为造这十万支箭都心急火燎,既然他一定要咱们吃,看来不吃开不了工,还是快点吃了,早点动手吧。“那……这酒席上哪儿去端呀?”

    “粮营之上。”

    “端多少?”

    “十人一桌,共计五桌,你只得在旁的桌上多添一个座位了。”

    无多片刻,五桌酒领来,大家坐下来吃。但是毕竟心中不安,吃着有点鲠喉咙。所以大家闷声不响。

    孔明见他们声音都没有,说:“你们这样吃闷酒要吃坏身体的,你们会不会搳拳啊?”

    众人都说:“会的。”

    “那末来呀!”

    起初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敢搳拳。后来一想,你叫我们搳,那就搳吧。顿时间“五啊!”对啊!“一片喧闹。

    鲁肃一看,“喔唷,嚯……”气得胡须乱甩。责问孔明道:“军师,造箭只有三天,还要饮什么开工酒?”

    孔明想,你在这里吹胡子瞪眼睛,人家吃了下去也要呕出来的。所以,一把拖住他的袍袖,道:“大夫,船上请。”

    “做什么?”

    “你我二人对饮几杯。”

    “下官吃不下。”

    “吃不下也要吃。”孔明不由分说,拉了鲁肃就走。

    到船上,鲁肃一看,又是一桌酒菜摆好在那里了,两副盅筷。两人坐定之后,孔明给两只酒盅里筛好酒,“大夫用酒。”

    鲁肃端起酒盅,喷香的酒气直冲鼻孔,真是好酒。正要想喝,忽又放了下来:“唉!军师,十万狼牙从何而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