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 好人过誉的典型--孔明 作者:郭亮

好人过誉的典型--孔明 作者:郭亮(2/2)

山,与姜维的九次伐魏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志虑忠纯,一心为国的精神。其实,诸葛亮的北伐,真正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的就是第一次兵出祁山,在出山前,做了很细的准备工作:解决对吴的外交,办好同盟,解除背腹受敌的危险;平定四郡在刘备死后的乘机叛乱,他用马谡的攻心为上之策,很快平定;积聚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粮对战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还派人策动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得到响应,离西安较近的新城郡的孟达也表示要反水策应,这可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要一出马就要成功。可是准备这么充分的北伐最后却失败了,原因就是诸葛亮选了一个错误的先锋马谡,就是这个马谡因违亮节度,被魏国的大将张郃所败,导致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北伐毁于一旦。当时还有许多大将,为什么诸葛亮偏偏要选拔马谡这样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参军来当先锋呢?这里可做多种猜测,一是蜀汉国小,兵微将寡,一些精兵强将在彝陵之战时,损失殆尽,在使用和分配将领时不免捉襟见肘;二是诸葛亮的主攻方向是在陇西,那里的战斗也很需要能攻善战的将军,因此,放在街亭上的将军只是阻挡魏国援兵的作用,还不是太艰巨的任务,因此选马谡而不选魏延等人为先锋,也并无不当;三是,当时正是将领青黄不接之时,急需起用一批年轻将军来担当重任,而且一些老将军,如魏延等个性太强,使用起来不便,不如新提拔的将领听话好用。可惜马谡是一个很不争气也很没有运气的人,把这么一个重要的又很关键时的任务搞砸了,不仅丢了命还断送了诸葛亮的大好事业。如马谡能完成任务,不仅他个人的命运会一帆风顺,而且诸葛亮的北伐也将是另一番景象,三国的局面完全改观。结果街亭一败,诸葛亮从此就没打胜过,因为这次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外部环境也相当的好,还是失败了,以后的仗都没什么时间做准备,就更难取胜了。在街亭之败的当年冬天,诸葛亮又去北伐,攻打魏国的陈仓,“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这次进军陈仓也是无功而返,唯一的收获是杀了魏国的将军王双。这就是诸葛亮的两次出兵;建兴七年,诸葛亮又出兵陇西,魏国的主将是郭淮,他见是诸葛亮亲自前来,就退了兵,让诸葛亮得了武都、阴平两郡。建兴八年,魏军进攻,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魏国是三路进攻,由于大雨战争没打起来,因为大雨把道路冲坏了。这一年,西线的武都、阴平却有魏国的郭淮与魏延大战,在阳溪一役,魏延大胜。这又是诸葛亮的两次出兵,四次出兵,没有什么进展,即便取胜,也只是战役性的在战略上没有任何意义。建兴九年,诸葛亮又出兵祁山,把司马懿团团围住,后因粮草不继只得退兵,又是一次无功而返,不过这次有一个意外的惊喜,把魏国的大将张郃给杀掉了,这可是曹操手下五虎将之一,名闻天下的河北名将。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又一次出兵,这次他就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了,在五丈原病逝。六次出兵,没有什么辉煌的胜利,没有在西线前进一步,也没有给魏国以重创。在军事上,诸葛亮没什么可称道的功绩,北伐战略是不成功的。

    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隆中对》一直是人们所肯定的东西,实际上因为这个计划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过分强调对曹操的对抗性,而忽视了东吴的背盟投敌的可能性,造成了荆州的丢失关羽的被杀。又因为荆州的丢失,使《隆中对》的战略一半成了泡影。初期的诸葛亮,成功的促成孙刘联盟抗曹的大好局面,为刘备的占据荆州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是诸葛亮在刘备集团最辉煌的时期。但时间很短,就被孙权的背信弃义所打破。作为战略计划的制定者,诸葛亮对孙权的三番五次的要刘备还荆州的作法反应太迟钝,也没提出忠告给刘备,或者他们都对孙权的军事报复缺少警惕性。这是他的一大失误。做为战略家,又是战略计划的制定者,是很不应该的。

    在刘备进川时,庞统起了很大作用。他只不过带了两万人马,就在益州没费什么事把那里的大局搞定。他们所带的将军不过是黄忠、魏延刚从刘表所遗的军事人才中选拔出来的,既不熟悉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大的本事,在刘备与刘璋翻脸后,没让十万川军消灭,反而刘备的两万人马却游刃有余,庞统起了很大的作用。诸葛亮与张飞赵云进川,使刘备牢固的掌握益州,有了可靠的保证。在这期间,治理国家,是诸葛亮主要的贡献。以法治国,对人对事公平合理赏罚分明,这是诸葛亮得到人们支持的重要原因。接下来的变故,诸葛亮没起什么作用,实属不可理解。他为什么不支持打击孙权的偷袭荆州?刘备出兵东下攻吴,他为什么没有一句话呢?正是他的不说话,对刘备的行动没有任何进言,使蜀汉的事业受到了空前的损失。这是他的又一大失误。

    诸葛亮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辅佐刘禅。历来老臣辅幼君没有得到好名声的,不是篡权导致政权更迭,或是幼帝长大嫌隙不断,最后形同水火。而诸葛亮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一直主政,刘禅也一直信任他。有人对此评论到,“世乃叹亮之得君,而称(刘)备之诚,不亦谬哉。亮诚得君,乃后主非先主也。”不说这对刘备的指责之误,只说孔明得到刘禅的信任超过了刘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诸葛亮对刘禅是直言不讳的批评,而没有委曲求全的退让,这也是很难得的。他批评刘禅“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从所批评的语气看,刘禅是没有信心统一全国的;其次,批评刘禅“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指出刘禅在处理政务上有失偏颇,把皇宫与丞相府划开了,这样不利国家的统一管理;还批评刘禅不能用贤远奸邪,“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样尖锐的批评,不要说皇帝,就是批评一般的大臣也要脸红,诸葛亮竟不管这一切,当当就放了一炮,不是忠心耿耿,谁敢这样说掏心窝子的话!虽然这样批评,刘禅没有恼,反而一直信任他,《魏略》上说,“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由此而来,我们可知道诸葛亮之忠,毫无隐藏,而是开诚布公;而刘禅也很有度量,能听得进话,也不改信任之初衷,假如刘禅实有不满,但能忍耐到这个地步,不说明他又是很聪明的吗,说他是庸主,实在没说到点子上。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首先我们肯定诸葛亮是个好人,贤相,在大权在握时,他不仅没有非分之想,还全心全意为阿斗服务,一人之身支撑危局,手握大权而不弄权,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历史上,贤相不乏其人,如汉朝的萧何,唐朝的姚崇宋璟,宋朝的寇准,但他们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已,他们没有大权在握,也没有可取而代之的机会。历史上只有诸葛亮是有条件篡权而不篡权的唯一一个。

    但是我们要看诸葛亮有什么功绩,就感到很困惑:一没有扩展疆土,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很好,但在刘备取得益州后就成为空中楼阁,不仅实现不了,还因刘备已取得益州,孙权就要求刘备还荆州,那当然不能还,于是孙权就霸王硬上弓,来偷袭。刘备报仇出兵,又大败,原来蜀汉的力量还与东吴差不多,后来就无法相比了。诸葛亮北伐计划取凉州,又因用错了先锋马谡,而付诸东流。就是六出祁山,也没得一寸土地。二,在军事上,诸葛亮很难得有辉煌的功绩,虽然连年出兵,除杀掉魏国大将张郃是一大收获,没有什么进展,基本上是拉锯战。在南方用兵,用攻心为上之策,是安定了一段时间,可并没有完全同化南方各族,一有风吹草动,就起来造反,对抗中央。孙权的扫平山越,就比诸葛亮的安抚,以夷制夷要彻底多了,现在浙江已完全是同于其它省的一个地区,可在三国时,那是山越蛮荒之地。三,在经济上,因为常年出兵,民生凋弊,国弱民穷,九十万人口,常年养着十万兵,人民的负担不用说是过重了。可以说诸葛亮没有很突出的功绩,不如韩信,征战经年,总是刘邦不行了,夺了他的兵,他又很快发展成一支队伍,最后垓下一战,灭掉项羽。也不如萧何,刘邦一次次失败,他总能补充兵源,使刘邦复振,粮草从没断过供应。也不如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定计,没有遗失缺漏。可是在名声上他却远远超过汉初三杰,也是值得玩味的事。

    那为什么,诸葛亮却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受到历代的好评,人民的爱戴呢?在接受刘备的托孤问题上,是诸葛亮得到天下第一相好评的一个关键点。在这一点,还有不少说法,有人说,是刘备不甚信任诸葛亮的做法,还有近人马叙伦说刘备信任诸葛亮不如阿斗之信赖诸葛亮。从史料的记载看,刘备对诸葛亮是信任的,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也是真心的,因为许多朝代的颠覆都是因为年幼皇帝的不成才造成的。刘备担心不成才的儿子既不能承继大统,反而与权臣硬干,身亡国破,自己一生的心血就算白费,不如先把话说明,一警告阿斗不要与丞相对立,二劝诸葛亮只要看阿斗不行,明着就把权力拿到自家手里,不要暗取以致国家安危受到影响。至于安排李严都督中外军事,那是正常的人事安排,李严的军事上很有能力,刘备很看中。虽然刘备对诸葛亮把话说到了,但也不能就放任不管了,他还是进行了正常的人事安排。诸葛亮是很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的,如果刘备对他有一点儿怀疑,他也不会那样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忠尽职。他甚至不怕别人说他过于专权,事无巨细都自已说了算。因为他心低无私,故不怕别人说。而因有刘备的警告,阿斗也不敢与诸葛亮有什么不满,处处把诸葛亮当相父,以致有历史家说,刘备不甚信任诸葛亮,而阿斗是真正信任诸葛亮的。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刘备安排的结果,在三国里,只有刘备的安排是结局最好的,曹操亲自看中的司马懿,最后把曹家的江山夺走了;孙权安排的孙峻(后来由他的族弟孙綝继孙峻掌权)也把孙权立的皇帝权力夺了。这里只说了外部条件,而内因呢做为个人,诸葛亮有机会也有条件夺权篡权,但他却忠心耿耿于刘家的天下,最后累死在前线。这是他得到多少代老百姓的爱戴的最大原因。

    诸葛亮的为政之道,在于一个公平,陈寿说他“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虽微而无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耻;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因为公平,使许多人服气,受处罚还怀抱希望,以冀重新开始。比如李严,因犯罪而削职为民,但他还是寄以希望的,“平(李严后改名为李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復,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廖立因诽谤国事被废为民,“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都对诸葛亮的公平处事口服心服,毫无怨言。

    诸葛亮本人的清廉也是那个时代不多见的,他在《临终遗表》中对自已的财产情况作了像今天要求的财产登记那样的说明,“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在临死前,没多想其它,一是劝刘禅励精图治,任用忠良,二就是说自已的财产,他表明诸葛亮一生的忠贞清廉的人生态度,后来许多朝代的大臣,为政可以尽职尽责,但声色犬马的享乐一个也不能少,明朝的首辅张居正还是个有所为的宰相,但他的财富与享乐也是别的宰相望尘莫及的。不仅诸葛亮本人是这样,他选的接班人,也是这样的清正廉洁。姜维在继承诸葛亮遗志上是百折不挠,艰难险阻也不改其志,在生活上,大臣郤正专门说过这一点,“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消,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姜维不仅仅在清廉方面像诸葛亮,更为可贵的是出于本性,淡薄名利,不追求享受,没贪欲;也不故意克制,邀名作秀,“不奢不约”,这可以说是作人的最高境界了,找了这样一个接班人,诸葛公足以自豪。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功绩并不突出,称誉天下的《隆中对》没有执行到头,中途就因考虑不周,忽视孙权的背盟,而一半泡汤;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次次无功而返;发展经济,提高国力上毫无建树,在蜀灭之后,经统计,以蜀之一州之地,连年征战,还养着十万大兵,国人不堪重负,魏**队一进蜀境,就如入无人之境,不是蜀兵不耐战,而是蜀民不愿战,早就想改换造成他们艰苦生活的统治了。他的声誉主要是来自个人的高尚的人品,忠心清廉公正俭朴,身居高位,而无篡权之心,手握大权,而无贪鄙**,手断赏罚不委他人,而无怨望,这样的官员不正是人民所希望的吗?而多少代成千上万的官员,还有这样的吗?这可说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