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复梦-(清)陈少海 > 第七十四回 放风筝寄怀好友 补修禊启订同心

第七十四回 放风筝寄怀好友 补修禊启订同心(2/2)

得一斗半斗的,举家欢乐,也多过几天快活日子。像咱们家,就少了一石半石的,也饿不着谁一顿半顿,何苦呢,将他们送官追比,为这几粒子米,被他们一家子咒骂。以后将佃户送官这条儿,竟要裁去才是。”王夫人、柏夫人们答应道:“老太太动念仁慈,真是培养子孙载福甚厚,《金刚经》所云:不住法而行布施,就是这个道理。”

    祝母们两席上饮酒清谈。宝钗们这两席也彼此交头接耳的,各谈各人的说话。媳妇、姑娘们上菜斟酒。四桌席上正说的高兴,只听见外面厅上有个妇人在那里大哭大喊。柏夫人忙着人去问,不一会金映的媳妇进来回道:“看庄子老蔡的大媳妇病了好一程子不能起炕,这会儿忽然下炕走出院子,要见老太太。老蔡妈瞧他不像个样儿,赶忙拉住,他就大哭大喊的。听他的说话,很不像他媳妇的口气,倒像有什么邪祟附着他身上。众人围着不叫进来,他那儿肯依,在那儿大喊。”祝母道:“又是怪事,有什么妖魔邪祟的要见我呢?”秋瑞道:“我去瞧瞧,是什么邪祟。”宝钗们都要同去瞧瞧,刚走出坐位,见三多、秋云进来回道:“听他的说话,很像桑**附在他身上。”桂夫人道:“等我去看他有什么说话。”领着一大群走出大厅,见老蔡妈拉着他媳妇,黄病恹恹,蓬头垢面,不成人样。各家人媳妇们将他围住,不叫他到厅上来。桂夫人吩咐让开,问他是谁,有什么说话。众人站立两旁,老蔡的媳妇瞧见桂夫人,连忙跪下向上磕头,哭道:“我孤身一人被义冢的那些强魂恶鬼你抢我夺,闹的我无处安身。前日被一个周三将我霸住,藏在这门前的柳树根下。昨日是本村土地清查,打扫地方,伺候城隍爷清明祀孤。查到这柳树下,说周三拐带人家妇女,将他锁去,又要拿我,因此着急,躲在这庄门背后。刚才老太太们轿子进来,又被门神驱逐,不准躲在门后。刚遇着蔡妈出来,我躲在他衣襟底下,带进屋去,见他大媳妇魂已离舍,阳光有限,我借他身体附着上来,见老太太磕个头儿。谢谢我生前受的那些恩典,看看玉哥儿长的这么大,可怜我无依无靠,被那些混帐鬼强来霸占。求太太施恩,对老爷说:‘拿个帖儿将义冢的几个混帐鬼,送到城隍爷处,枷号起来。’我可以脱身去嫁人,不然被他们缠住着,总不能够了结。’说毕,放声大哭。

    桂夫人听了这些说话,又可怜又可笑,对他说道:“因你生前做事不端,以至死后才有这些鬼来缠你,既是做了鬼,还守不住,要嫁人就该早嫁,谁叫你自家引鬼上门,闹的哩儿拉儿的惹出这些事来。后日清明,咱们宅里的年例,分赏你们银钱锞纸、香烛酒饭,你候着去领,各人自找头路,休要在这里缠老蔡的媳妇。我看哥儿分上,明儿给你放坛焰口,超度你脱离鬼境,转世做个好人。”众人见老蔡的媳妇像喜欢的模样,向上磕头说道:“多谢太太,我就去,明日多赏我口酒儿喝喝。”

    说毕,睡在地上,一声儿也不言语。老蔡妈弯着腰叫唤了几声,他媳妇慢慢答应,睁眼瞧见众人,问道:“我怎么睡在这儿?”

    桂夫人见桑**阴魂已去,吩咐蔡妈好生扶他进屋。对宝钗说:“另外赏他两吊钱,调理养病。”老太太们正等着问话,见桂夫人领着秋瑞们一同进来,将刚才桑**附着老蔡媳妇身上那些说话,细细回了一遍。祝母同王夫人们十分叹息。鞠太太道:“咱们老爷从来不信是有鬼,说也不信,像这不是个活鬼吗?想起来真是可怕。”柏夫人道:“人鬼一理,生为正人,死为正鬼。若桑**这样,生是邪人,死后也就是邪鬼。”汝湘笑道:“真是一点不错。有那无主的游魂,饿着了急,混充些名号,去享人家的祭祀,那些就叫做冒食鬼。”祝母们不觉哄然大笑。众人依旧坐下饮了一会,彼此谈那桑**的鬼话。

    正然说笑的高兴,听见外面又有人声喊叫起来。芳芸笑道:“老桑不知又想起什么说话,这人真讨嫌,做了鬼,还是这样累赘。”桂夫人亦觉好笑,吩咐:“去看又为什么?”姑娘们答应,尚未动身,见孟升的媳妇进来回道:“东庄各佃户知道老太太在这儿,他们各家妻儿老小都来请安,挤满了一院子,要见老太太同太太们磕头。”平儿笑道:“老太太今日下乡劝农,也必得叫他们插花饮酒才是。”祝母点头道:“真个的,他们既都来瞧我,也必得赏些什么儿才好。”探春道:“备下几十个封儿都还未用,恐人多不够。”宝钗道:“只要每一家佃户赏封一个,原不必见人就赏,不过是老太太到这儿逛逛,格外的恩典。那些小人儿们,有咱们带出来的果子,普里普儿一分也就很好。”柏夫人点头赞道:“宝姑娘说的甚是,竟是这样办法。”祝母道:“咱们吃点子饭,到厅上去合乡里人说个野话儿,让丫头、媳妇们就在这儿吃饭。”桂夫人们答应。

    不多一会,四席俱散,老太太们漱口、更衣、净手,诸事完毕,都来外厅。那些佃户家属倒像赤子之见慈母,彼此挤做一堆,争先拜见,满地见人,参差乱拜。祝母看着欢喜之至。众人拜毕,都挤在老太太面前,各人说话,也听不出说些什么。老太太们只好含笑点头而已。柏夫人吩咐管家婆;”将老太太的赏封、果子分赏与各家佃户老婆及那些小男幼女。”王夫人道:“天将傍晚,咱们回去走菜花地下,对着花柳,更有个趣儿。”

    祝母点头,吩咐伺候。梦玉同奶奶们又在后面放了一会风筝,听说老太太们业已上轿,赶着收拾,一同出来。老太太同各位太太,都在庄门等候。宝钗们陆续上轿,跟着走菜花地里。正是:黄云起处飞蝴蝶,绿水生时出燕雏。

    回到宅时,俱已点上灯烛。次日,柏夫人们去给尚书上坟。

    二十八日清明早上,就在家祠祀祖。早饭之后,探春对秋瑞道:“今日清明,天气又好,我作个东儿,请咱们这些好朋友在蔷薇架下做个修禊小会。”秋瑞笑道:“昨晚紫丫头也想到这层,因是连日上坟,人多辛苦,我说过两天咱们补作修禊会。既是姐姐有兴,我学宝姐姐写个小启,去各处知会。”探春大喜,取出一个白简与秋瑞写启。其词曰:春日载扬,芬芳节序。会桃李之芳园,集良朋之燕叙。玉台留咏,情深孝穆之词;班管催题,喜续文通之句。踏青池上,有美如花;修禊桥边,群矜比玉。落花迤逦,兰香原在人间;芳草迷离,金谷几疑天上。红楼非梦,未免相思;白昼有歌,能无惆怅?喜春风之满座,我岂无词?怜香雾之盈庭,谁能遣此?不须击钵,一任挥毫,吐珠玉于瑶笺;联如积翠,裁锦纨于纤手。集以成章,伤已往之兰亭,作当前之嘉会。是启。

    秋瑞写毕,递与探春念了一遍,不胜叹服,即交与听差媳妇送往各处书知。先往海棠院来,谁知宝钗们都在一堆儿闲话。

    见了那小启,无不喜的手舞足蹈,连忙都写了”知”字,命听差的先去。海珠笑道:“可惜我不能去一乐,只好在屋里作诗。前日老瑞那篇雅序,也不与咱们瞧瞧。今日作修禊会,更不可以不记。”修云道:“今日这篇文章,必得是宝姐姐的大笔,方足以传千古。”众人不等宝钗推辞,众口同声说道:“修妹妹说的甚是,宝公断不可故却。”宝钗笑道:“不必诸公谬荐,我竟作王子安,任而不辞如何?但今日断不能执笔。且等相叙之后,方能写其风景事实。”梦玉点头道:“此言甚是。咱们去回过老太太,就可以放心。”汝湘道:“老太太们都在看牌,咱们不用都去,只要玉大爷再同一两个上去,说探姐姐请看花作诗会,给众人告个假。不用拢共拢挤作一堆。”掌珠道:“很是。就是你同芳芸、玉大爷三个人上去,告了假就来,别叫咱们在这儿傻等。”汝湘、芳芸、梦玉三人点头,离了海棠院往介寿堂来。此时,老太太同王夫人、竺、鞠两位太太在套屋里看牌。介寿堂是桂夫人同平儿在琴桌上下棋。梦玉三个上前站了一会,将告假之事回了桂夫人。平儿笑道:“我虽不会做诗,也要来同你们热闹。”桂夫人道:“你再去热闹,丢我一个儿找谁说话呢?那是不能的。你们也不用上去告假,一会儿我回老太太就是了。”梦玉答应。三个人下来,刚出介寿堂院门,只见一个人急急忙忙跑了过来。不知那人是谁,有什么说话,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