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替代效应——寻呼业的辉煌与落幕(2/2)

般来说,越是难以替代的物品,价格越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价格越高。比如,彩电必须是厂家才能生产,而馒头,谁家都会做。艺术品价格高,几乎找不到替代品。《清明上河图》只有一幅,所以成为国之瑰宝,价值连城。

    在企业,有技术、有才能的人,就是香饽饽,老板见了,又是笑脸,又是加薪,生怕他们跳槽,因为这种人太少,找到一个能够替代的,非常不易。对于管理人才来说,企业更为珍惜。如果企业不重视研发人员,他们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完全有可能被其他企业挖走,很难找到可以替代的人。普通员工,你不愿意干,想干的人多的是。正是因为普通员工的替代品多,因此,他们的工资与技术层、管理层差距很大。所以,你对著名企业CEO的百万元年薪,不要吃惊,更不要不平,想获得与他们同样的待遇,就要先让自己具有与他们同样的不可替代性。

    在这个意义上,再想一想传呼业能够把握未来成为未来世界里的主角吗?众所周知,寻呼业投入低,技术含量不高,投资回收期短,社会需求量大,因而导致了不长的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运营主体。据统计,全国寻呼台最多时达到了六千余家,而其中具有规模经济的寻呼台并不多。

    传呼就是通讯行业里的“馒头”,人人都会做,也人人都爱做。为什么呢?因为寻呼业的利润非常高,对于追逐利润的商家来说,寻呼业的回报的确太诱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应该看到,越是高回报的行业,投资膨胀就越会引起无序竞争,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寻呼业的竞争更是残酷无情,一大批社会寻呼台在短暂的风光后迅速没落,一批大的设备供应商如摩托罗拉等因为行业利润率的下降逐渐退出了寻呼领域,寻呼业开始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与此同时,未来世界的真正主角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批新兴的电信业务,尤其是移动电话业务对寻呼业务产生了强烈的替代效应。特别是在1999年中国电信大重组后,由于联通与中国移动的竞争日益激烈,移动资费急剧下降,普通移动电话终端的价格也大幅下降,移动增值业务层出不穷,结果导致一大批寻呼用户在“双机并行”中成为单纯的移动电话用户。

    因此,寻呼业失去了一大批传统的用户群。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消费者信息需求个性化双向化的趋势还将更加明显,而提供单向的大众化信息的传统寻呼业务将更难适应新的市场要求。

    伴随寻呼业增长下滑和利润率降低的同时,传呼业的内部也一定会出现问题,由于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已经把传呼行业内部的平衡给打乱了,所以寻呼业接着就出现了人才流失、投资减少、营销渠道转向等问题。

    从理论上讲,一个行业或产业的发展兴旺不单单取决于某一个环节的发展,而是整个产业诸环节发挥协同效应、聚集效应的结果。因此,寻呼运营业离开了设备制造业和营销渠道等上下游环节的支持和推动,其发展基础就会受到动摇。

    所以,传呼业就这样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无法挽回地走向了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