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破窗效应——破窗户会更加“破”(1/2)

    破窗效应——破窗户会更加“破”

    在商业经营中,同样也是如此,没有一件和经营有关的事情是小事,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小到被忽略。“破窗效应”指的是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逐渐地滋生、蔓延,最后成为一种主流性,甚至值得炫耀的行动。忽视了从小错纠起,关口前移,就会事后难收场。

    国外有个著名的理论叫“破窗效应”,讲的是这样的原理: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如果有人打碎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并成为一种主流性,甚至值得炫耀的行动。

    不要认为这是想当然,“破窗效应”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所提出来的。他找了一辆汽车作试验:把一辆汽车放在一个中产阶级聚居的社区中,开始摆放了一个星期完好无损。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小洞,很快有人在另一边也敲了一个洞,接着车子前窗也被人敲破,再接着门被人踢坏……第二天晚上,甚至发生了这样的事——车子不见了。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

    在商业经营中,同样也是如此,没有一件和经营有关的事情是小事,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小到被忽略。就拿“商业贿赂”来说,这种行为之所以能够从个别不良行为上升到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经济领域里的暗箱操作上升到全社会的无处不在,从违规的商业行为上升到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从私下里的阴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