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脉之道 > 第七章 人际关系中的博弈(5)

第七章 人际关系中的博弈(5)(1/2)

    第七章 人际关系中的博弈(5)

    这就是被后人称诵的空城计。当然,这不过是小说家的杜撰,就如博弈中的著名的囚徒和大猪小猪的故事一样,现实中未必真的出现过。但其作为一个博弈模型,这个故事还是很典型的。

    在空城计的博弈中,司马懿兵多将广,而且进攻时正是孔明力量最薄弱时,可谓占尽先机,几乎所有的优势都被他掌握了,而诸葛亮的优势只有一点,那就是“信息”。关键在于:他们对这场博弈结构的了解是不对称的,司马懿不知道自己和对方采取不同策略时要支付的代价。诸葛亮掌握着比司马懿更多的信息,他明确地知道自己兵力薄弱,真打起来一击既溃,但司马懿不知道这一点。而且,为了扰乱司马懿的判断,诸葛亮还故意大开城门。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可以选择的策略有两种——“弃城”或“守城”。但无论是选择哪一种,只要让司马懿掌握了自己的真实信息,那肯定逃脱不了被擒获的命运。所以,诸葛亮唯一办法就是让司马懿不能预知他自己策略的结果。他的空城计使司马懿错误的估计了进攻可能的收益,误以为后退要比进攻好。

    整个过程中,由于诸葛亮比司马懿更为了解双方的信息,所以故意制造假象,让司马懿感觉到如果进攻,有很大可能会失败。用概率论的术语说,就是诸葛亮的做法加大了司马懿对进攻失败的主观概率。司马懿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做险事,只有设定埋伏才可会如此镇定自若,而且在过往的交锋中,孔明智计百出,实在是虚实难辨。此时,司马懿觉得“退”比“进攻”更合理,或者说期望效用更大。于是后军变前军,撤退了。结果使诸葛亮得以逃脱。司马懿对局势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对诸葛亮的判断是基于以前的认识,这就是“归纳法”。不可否认,归纳法很有效,我们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做人做事、看待一个人,就属于运用“归纳法”。故事中司马懿错过了活捉诸葛亮的机会,固然可惜,但还不算是致命的错误。其时魏国依然是三国中国力最强的一个,作为优势的一方,司马懿知道他可以通过持续的消耗战来拖垮对方,事实上后来他也是这么作的而且成功了。相反,如果在这次战斗中他真的不明就里的以身犯险,中了孔明的埋伏,那才是真正致命的错误。从这个角度来看,退兵的决定不但不是错误,甚至可能是司马懿的“优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