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归因理论(1/2)

    归因理论

    大部分人认为,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解释是非常困难和不现实的,但我想告诉大家 的是,当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如归因理论)之后,预测和解释人们的行为就变的不再困难 。

    ——凯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有果必有因

    管理者为了预测和评价员工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需要对他人或自己的行 为过程进行因果解释和推论,这样的一个完整过程就被称为归因。

    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归因问题引起 社会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而跻身于热门研究领域。

    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他们从行为者的角度出发来推断人们的行 为意图,对归因问题作了较大的补充。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了《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 后,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单线索归因和多线索归因两类,其中,单线索归因依据一次观察 就能作出归因,而多线索归因则是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作出的推断。它是对 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从而成为归因模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归因冉曲

    无论是单线索归因还是多线索归因,个体行为的归因总是涉及行为者(内因)、接受者 (外因)、所处环境(外因)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对个体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可以依据这 三个因素作为基础来确定判断标准。

    一般来讲,评估个体行为并对其进行归因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首先是它的一贯性:个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行为是相对稳定的(频率较高)还是不稳 定的(偶然出现)。

    其次是它的独特性:个体在这一任务上的行为是否不同于其在其他任务中的行为。

    再次是它的一致性:个体在这一任务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在此任务中的表现一致。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一名员工今天上班迟到了,对其迟到原因应如何分析推断呢? 这就要用到归因冉曲。

    第一步,从一贯性着手,如果一名员工上班从不迟到,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 贯性较低;而如果他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 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第二步,再看独特性,这名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垄违反规章纪律。如果 行为的独特性低(此行为经常出现),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独特 性高(此行为偶尔出现),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第冉,要观察一致性方面,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 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性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 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