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8节 解读白酒“紧箍咒”(1)(1/2)

    ※ 因为重要,所以“严管”

    在2004年召开的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牛建国表示,国家将出台五方面措施,对白酒市场在行业管理、税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即将出台的五个方面措施是:

    第一,对白酒企业的衡量将在以往硬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如企业纳税情况等软指标的评定;

    第二,为打破地区壁垒,加强白酒全国流通,国家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酒类流通秩序;

    第三,调节白酒消费税的税收政策,保证国家税收;

    第四,加强税收征管;

    第五,制订全国酒类管理的法律法规。

    记者注意到,国家酝酿的这五项监管措施,更多地是从宏观层面来强调白酒业的规范与发展。中国白酒点多面广,普遍分布在全国大部分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以及乡镇。这样的产业分布现状,加之政策的灵活性、宏观性,使得每一次的白酒监管动作在现实中遭遇了一定的盲区。

    以国家酝酿的五项措施为例,如何界定“硬指标”、“软指标”?不对源头进行监管,如何“整顿和规范酒类流通秩序”?此外,加强税收监管、制订酒类法规,是白酒业由来已久的呼声,有关部门再次将此作为监管的内容,说明这些政策一直以来并未得到彻底的执行。

    国家对白酒制造业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政策应该考虑能否“落地”。比如,“整顿和规范白酒流通秩序”,怎么整顿?对流通商也实行销售许可证制度?流通环节的“贿赂营销”怎么规范?终端进店费如何破解?如果说整顿流通秩序是为了封杀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应该从源头抓起。没有制假,何来售假?必须先整顿生产秩序,从流通环节治理,是治标不治本。

    正如中国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所说,规范生产流通秩序,首先是“完善生产许可证制度,严守生产准入关。在审查发证工作中,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实际上,五项措施最终的指向是两个字:税收。同烟草一样,白酒历来是国家和地方税收大头。以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为例,总计实现销售收入545.32亿元,同比增长11.79%。全国超过20亿元的省有六个:四川207.72亿元,同比增长15.02%;山东70.73亿元,同比增长18.56%;安徽38.02亿元,同比增长3.11%;贵州33.13亿元,同比增长19.68%;江苏29.02亿元,同比增长17.7%;湖北21.18亿元,同比增长13.20%。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4.9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税金总额92.74亿元,同比增长0.97%;利润总额42.26亿元,同比增长31.45%。实现利税大省依次是:四川54.11亿元,同比增长2.95%;贵州18.21亿元,同比增长27.00%;山东11.94亿元,同比增长13.72%。

    很多数据一再表明,在中国传统制造产业中,白酒业(烟草业)对税收的贡献没有一个产业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毫无疑问,中国是个典型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我们无意去讨论五项措施的出台背景,我们只需弄清楚白酒制造业对国家税收贡献的重要性,即可明了它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那就是:因为重要,所以“严管”。

    ※ 税收怎么就流失了

    白酒制造业的监管主体一直就是个老大难问题。从商业到轻工业、从上到下,各大职能系统历来都非常重视对白酒业的监管。这么多年以来,笔者也曾经参加过不少“年会”、“经济运行分析会”等之类的行业会议,每次都有幸听到各大职能系统领导的讲话,比如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