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孔夫子为什么要不耻下问(2)(1/2)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由周至清近三千年的中国教育,其基础是诗教,诗教所蕴涵和贯穿的类比思维(比兴)以及对灵性通达的力求,乃汉语思维或汉语言文化思维的一大特点。天下之物、事不可胜察胜解,然“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比物俦类,比类取象,推此及彼,举一反三,自可豁然开朗,条理通达。《礼记·学记》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斯可谓大成。”孔子实非仅博学多识而已,乃博而有要,知类通达,广而条贯,金声玉振,是谓“大成”。

    前人学识之集大成者

    学习在孔子看来,是一件非常快乐而有诱惑力的事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十五岁孔子就立志研究学问。到不惑之后,他还坦诚的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希望活过五十岁,研究《易》经,完成自己思想学术体系的整合。恐怕只有立志学问的人才有如此迫切而毫不功利的期盼。

    孔子最先提倡,学习要讲究方法。孔子不止一次地告诉学生,我并不是学了东西就记住了,而是“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贯穿知识。后人谓为思想的网络体系。纲举目张,想要什么知识就提取出来。

    孔子不是“生而知之者”,即不是天才,而是“学而知之者”,是勤奋学习而获得知识的。他说:“……学之不讲,……是吾忧也。”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学习,才能成为渊博的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喜欢古代文化,孜孜以求,这或许正是孔子的学习状态。孔子曾自谦道:“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不是原创型学者,但他博闻广识,去粗取精,也就成了仅次于天才的文化大师。古人所获得的经验凝结成一条条谚语,一部部书籍,我们只要多花点时间,就能吸取其毕生的精华,何乐而不为?纵然是这样,孔子仍旧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态。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