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互动电视 成功开掘20%TOP家庭实录(2)(1/2)

    项目背景:一个时代的风尚

    世纪之初,全球IT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寒,但泡沫褪去,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互联网,仍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许多有形的产品正逐渐成为网络技术的载体和传播的工具。IDC分析显示:2002年,美国网络接入设备的销量将首次超过PC,而全球信息家电的销量到2003年也将超过PC;2004年将达到8900万个单位,销售额将达到178亿美金。

    在网络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2001年,上网人数增加了100多万,网民总数也达到了2700多万,无须质疑,中国互联网产业经过了泡沫的洗礼之后,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上网、资讯、信息化生活日益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尚。

    从“维纳斯”说起

    信息家电已不是个新鲜的概念。1999年3月,微软“维纳斯计划”在深圳发布之后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后,众多的家电厂商围绕着家电信息化展开了全方位较量。最初,包括海信在内的几大家电巨头极力推广自制的机顶盒产品,电视上网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话题。一时间,电视机接上机顶盒之后就能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进行文字处理,为广大没有电脑又迫切希望上网的用户带来了福音。然而,消费者抱怨也随之而来。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电视99%以上都是50Hz隔行扫描,分辨率低,无法清晰地显示复杂的汉字和图象,技术上和价格上的先天不足使得电视加机顶盒上网这种方式很快走进了死胡同。在现实的市场考验面前,作为最先尝试者的微软也不得不放弃了不成熟的机顶盒方案。

    进入2000年,许多彩电制造商推出了集收视、上网于一体的网络电视,代表产品是TCL的HiD和海信的全球通网络电视eTV。这类电视集宽带上网、电脑显示器和数字显示于一身,将内嵌式处理系统置入电视机内,而不再用机顶盒导入就可以直接利用电话线或宽带上网。这种上网方式减少了外接设备上网带来的信号损失,较机顶盒上网前进了一大步。

    网络电视就此完美了吗?要从消费者那里获得肯定的回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突破传统、寻求创新的十字路口前。理论上,这一代网络电视确实解决了电视上网的课题,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诸多不便之处,如界面还没有简单到“妇孺皆识、老幼并用”的地步;海量信息如散沙般平行陈列,缺乏分类过滤;一旦上网便必须中断观看电视节目等等。再加上7000元以上的高空价格,这一代信息家电也未得到消费者的真正认可。

    为20%的TOP家庭量身定制

    在海信市场调研部门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顾客小组访谈”之前,主要有以下几个疑问:

    什么样的顾客(家庭)需要信息家电?

    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家电?

    信息家电从“形象产品”转为“实用产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信息家电市场容量有多大,未来发展态势如何?

    海信市场营销人员与技术研发人员坚信,上述问题的答案就在消费大众中间。经过几轮深度访谈、电话访问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顾客真正需要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由“网络”带来的全新的生**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建立在网络信息平台之上的休闲沟通、轻松互动的怡然乐趣。换句话说,消费者希冀的信息家电既要有PC网络信息共享、与外界随时沟通的特性,更要保持传统彩电简单易操作的平民化优点。

    “互动”概念就此诞生。理想中的互动电视是这样的:在画质、音质俱佳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电视只能被动收看电视节目的信息接受方式,增加主动选择功能,能上网冲浪、能收发邮件,同时还不能中断电视节目的收看;界面简单,让人一看就懂,不与电视画面冲突,能与电视画面来回切换,必要时能隐藏在电视画面之后;实际操作越简单越好,最好像普通电视那样用几个现成的按键解决所有问题;此外,还要帮助顾客对杂乱无章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地分类、过滤,消除无用信息泛滥的可能性。

    对于市场容量问题,在网络泡沫褪尽之后仍有35%的被访者有购买互动电视的需求与潜力,其中75%的消费者在未来3年内极有可能购置一台这样的互动电视代替原有的传统电视。这一数字将随着宽带普及、资费大幅度降低、网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