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章培养企业家精神(1/2)

    —员工是怎样被培养成“盆栽企业家”的        企业家在面对主流看法时,仍要有勇气表现出特立独行、打破传统和敢说敢做的特质。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    经济领域的革命者    柏林自由大学(BerlinFU)国民经济系的教授沃纳·松巴特(WernerSombart),在1909年寻找“理想的企业家特质”时说过:“人—是用斧头砍的,理想的企业家必须有过人的活力、对工作的狂热和对权力的无限渴望。”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埃米尔·拉特瑙(EmilRathenau),德国电气联营公司(AEG)(该公司现已倒闭)的创始人。埃米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看到了商机:人们需要越来越幸福的生活。于是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并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在他1915年去世的时候,德国电气联营公司已成为全德最大的公司。  其他著名的成功人士有格奥尔格·西门子(GeorgvonSiemens),直到1900年末,他还在柏林担任着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AG)董事会的首席发言人;还有Skat(一种德国的三人玩纸牌游戏)的超级玩家菲利普·霍尔茨曼(PhilippHolzmann)。当然也有失败的,比如汽车制造商卡尔·博格瓦特(CarlBorgward),在弗里德里克·弗利克(FriedrichFlick)那里开始职业生涯的维利·施利克尔(WillySchlieker)。无论成败与否,他们是如此的不同:从德国大商场的老板赫尔穆特·霍尔滕(HelmutHorten)到大旅游公司的经理约瑟夫·内克曼(JosefNeckermann),再到计算机芯片的生产者海茨·尼克斯多夫(HeinzNixdorf)。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极聪明的创业者,年轻时也经历过贫穷,经历过经济萧条时期。除了少数人外,他们中的大多数喜欢钻牛角尖,希望向他们的父母证明:用自己的脚照样可以站起来。  今天的企业家楷模一方面是“全球的首领”,另一方面则是“穿着球鞋的经营者”。而传统企业巨子,比如德国克虏伯公司(Krupp)的贝特霍尔德·拜茨(BertholdBeitz)、博施公司(Bosch)的汉斯·默克勒(kle)、意大利菲亚特集团(Fiat)的创始人乔瓦尼·阿涅利(GiovanniAgnelli)以及被称为瑞典的“辛德勒”的瓦伦贝格(Wallenberg)等等,类似的形象在当今的世界上已经寥寥可数了。  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质呢?这些特质又说明了什么呢?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顺彼德(JosephAloisSchumpeter)说“他们都在玩新的组合游戏”,称他们为“经济领域的革命者”。这些人从不被古典经济学中的对称性和可逆性所束缚,相反,他们比一般人更早感知不平衡的魅力,接受现实世界的不可逆性,展现出充分的信任和包容力。他们依据现有的资源,将其重新排列组合,然后推到市场上。他们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生产方式,推出新的产品组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依据线性逻辑,而是由隐藏在企业个体智慧背后大量的组织模型所累积出来的。推动发展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大量机器,而是大量新厂商或冒险者的新点子。顺彼德说:“我们从来都只注意资本主义的现有结构如何运作,其实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是如何创造和毁灭这些结构的。”是否有新的产品形式,是否有新的市场状况或工作组织,这些都无所谓,因为重要的是能否创造一个新的价值源泉,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不均衡因子。经济领域的革命者就是经济体系动乱的策划者,他们随时准备冒险,追求成功是他们最大的目的。因此,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业”,也永远不会安于现状。    企业家就是把生活当实验的人。    真正的企业家是不会关心风险大小的,他们要做的是从未来的不确定中找出一条出路。“求新”是企业家成功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经理人与企业家    “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这句鼓动性的口号是企业内部领导文化的唯一主导。这里所指的企业家是具有上述特质的。如前所述的那些企业家,他们有棱有角,具有很强的个体性,不喜欢合群,也没有外交手腕。他们从不去适应组织结构,而是强迫组织结构适应他们。  可惜的是,在如今的企业中再也看不到这样的人了,因为那里要求的是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绝不允许有出轨行为,只有圆滑的人才能在那里生存。然而,企业却又向经理人和员工大声疾呼:“成为真正的企业家吧!”  企业真的希望员工具有企业家精神吗?真正的企业家在权力归属上是没有等级观念的,他们只对自己负责,追求独立,排斥约束,这也是他们进取的动力。赫尔曼·阿布斯(HerrmanJ.Abs),这位德意志银行曾经的董事会发言人曾说过:“我就是我,因为无法承受规定的约束,所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些企业家自己创立组织结构,书写规章制度,敢于拿自己的财产和资本来冒险,寻找贷款作为他们将来收入的基础。总的来说就是敢于冒险。一个公司的成立同时也意味着可能血本无归。他们怎么能知道自己的产品一定有销路,将来一定有能力偿还贷款,一定能付得起员工的薪资呢?企业家首先是债务人,而“市场”则是他们唯一的主宰。  由于职场的种种不确定性,企业中的官僚主义似乎更能保障员工的利益。因为在企业中,你可以预测,你的威望和薪资应该会随着业绩和成就而水涨船高。因此只要安分守己,你就有可能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平步青云”。员工心目中的主管是遥不可及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一方面称他们为伙伴,一方面则对他们颐指气使。其实把这些伪企业家们称之为经理人更贴切些,因为他们只不过是对企业家负责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只有“经理人杂志”而没有“企业家杂志”,因为后者很少有读者。  企业家是改革的引爆者,经理人则是企业家的稳定代言人。在经理人处理可预测风险的同时,企业家正面临着种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企业家建立新的组织结构,经理人则控制这个制度。企业家跨越未知的鸿沟,经理人则执行明确的任务。企业家可以察觉“不可能”的发展机会,经理人却只能预估成本。换句话讲,经理人是工厂的调节器,他们不是为了试验新事物或发现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