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用人中的棋盘效应(2/2)

而每一个阵营的人才,都是象滚雪球一样集聚起来的。

    曹操经荀彧推荐得到了程昱,程昱继而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晔,刘晔又推荐满庞、吕虔,满庞、吕虔又共同推荐毛阶。就这样,曹操的智囊人物短时间便济济一堂。

    在东吴一边,孙权15岁继位为吴主,重用和选拔一茬又一茬年轻人。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张紘),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接着又向孙权推荐了诸葛瑾,张紘又推荐顾雍。以后“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文得阚泽、严畯、薛琮、程秉、朱桓、张温、骆统、吾粲等;武得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形成了东吴集团的骨干力量。

    就连人才优势最小的西蜀方面,诸葛亮在出山前,也有司马徽和徐庶的多次推荐。诸葛亮后来又将原在东吴的庞统招致刘备手下。

    人才的棋盘效应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怎样才能得到众多的人才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他一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马棚里的大小诸事,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其实,在养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遛马,调鞍理辔,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都不是轻松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一个养马人又怎好随意叫苦呢?

    管仲在一旁见养马人尚在犹豫,便代为答道:“从前我也当过马夫,依我之见,编排用于拦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为什么呢?因为在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杂。你若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像这样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笔直的木料就难以启用。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继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这个故事说明,近朱者赤近墨黑,棋盘效应也有他的另一面,如果我们最初用人不当,任用了品行不端或者是才具平庸的人,那么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令更多与他臭味相投的人集聚在一起。

    这样的棋盘上,虽然棋子数目不少,但却只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战斗力,当然也就没办法取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