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用人中的棋盘效应(1/2)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就行。”

    国王听了以后,不以为然,认为用不了多少粮食就可以打发他。可是算完以后,却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整个国家的粮仓里的米都不够。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一个组织中,某一类型的人才也往往具有“共生效应”,如果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与推荐机制,那么往往也能带来人才的棋盘效应,收到一而十、十而百的效果。

    齐宣王求贤时,号召天下人推荐有才干、品德好的人。有个叫淳于髡的人在一天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7名贤士。齐宣王当然很高兴。可是,他对顷刻间出现的这么多贤士感到有点怀疑。

    于是齐宣王把淳于髡叫到跟前,对他说:“先生,我有一个疑点想问问你。我听说,能在方圆千里的范围内找到一位贤人,那么天下的贤人就多得可以肩并肩地排成行站在你面前。在古今上下近百代的范围内能出现一个圣人,那么世上的圣人就多得可以脚跟挨着脚跟地向你走来。今天,先生您在一天的时间里就给我推荐了7位贤人,如此看来,贤人岂不遍地皆是,有点太多了吗?”

    淳于髡笑了笑,对齐宣王说:“大王您听我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类的鸟,它们总是栖息、聚集在一起;同类的野兽,它们也总是行走、生活在一起。如果我们到低洼潮湿的地方去寻找柴胡、桔梗这些植物,别说是短短的几天,就是几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棵;但是如果到山上去找,那就多得可以用车去装了。万物都是以同类相聚的。我淳于髡向来与贤士为伍,我的朋友个个都是德性高尚、才智非凡的人,大王您找我寻求贤士,这就像在河里舀水,在火石上取火一样,轻而易得,取之不竭,您怎么能嫌我一天之内给您举荐的贤士太多了呢?我周围的贤士多得很,岂止这7个人!今后,我还要继续向大王推荐呢。”

    乱世出英雄,社会动荡是普通黔首百姓的不幸,同时却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种时代,人才的棋盘效应就尤为明显。我国历史上的三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大阵营,就象三张大棋盘,吸引集聚了各种的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