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欧莱雅: 一部法国的魅力财富史 > 第7章 “6000小时连轴转先生”

第7章 “6000小时连轴转先生”(1/2)

    有人喜欢讲他如何慷慨,如何仁慈,如何有用不完的精力,并向这位领头人和广告天才致敬……另一些人则批判他的家长式作风、简单教条主义,或者还不算独裁的专横做法。在他去世近45年以后,欧仁·舒莱尔,欧莱雅的创始人给人留下的仍然是褒贬不一的形象,或至少是矛盾的。他既有远大的目光,又很近视落后,既杰出又糊涂,既循规蹈矩又敢冒风险,既朴实谦逊又好为人师……

    他兼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改革家于一身,总之,他可不是让人随便一笔就能画出来的,除非是漫画。

    1941年,他完成了《经济革命》(La R巚olution de l諑conomie)一书,作为最得意的一本书,他在里面描绘了一个老板应有的形象。不用说,就是他自己的形象:“一个真正的老板,首先而且特别要有个性……是一个平和的竞争者,这个人永远闲不下来,永远对他的现状不满意,永远为明天着想……他被内心无可抗拒的动力推动着,这动力好似一个内心深处的魔鬼……对他来说,最理想的莫过于:行动……一个真正的老板要有战士的灵魂,只有在战场上他才完全感觉得心应手。”

    “舒莱尔先生”(他的职员这样称呼他)总是用咄咄逼人的目光监视、打量你。最先吸引你的是他那副面孔:光滑的前额,结实的下巴,刻在脸上坚毅的皱纹,还有他生命最后几年长出的盈盈白发,脸上偶尔绽放出的微笑会占据整个脸庞,并突出了那双蓝眼睛的光芒。

    其次是身材:矮胖、敏捷、结实,身子总是站得笔直,几乎总是身着深蓝色衣服。只是站在办公桌前他会弯下腰,把手放在耳后听人说话,好像耳背的样子,这弄得他的合作者从来也搞不清楚他到底能听到什么程度,甚至是不是真的重听。

    1954年,在他生命的黄昏时刻,梅里·布隆贝热这样描写他:“他看起来像个给乖孩子演戏的老牌魔术师,满头卷曲的头发,眼底露出天真。走起路来蹒跚不稳,颇有查理·卓别林的风范。”这是一个喜欢使用现成句子与格言的卓别林,也不怕别人说他陈腐守旧,而且“他说话的速度像打机关枪……着急起来还跺脚搓手的”。

    欧仁·舒莱尔生于1881年3月20日,就出生在他父母开的面包店的后院,巴黎第6区寻南街124号。查理·舒莱尔和阿梅莉·德尼佐是从阿尔萨斯大区逃出来跑到首都定居的,那是1870年普法战争的前夜,他们不愿沦陷成为附庸而最终选择加入法国籍。这些选择离开阿尔萨斯附庸国的人被称为“欧普唐”(optants)。爱国的查理·舒莱尔甚至还参加了贝尔福的国民别动队,都是些志愿队伍,在当费尔-罗施罗上校的领导下,他们在为期103天的日子里,在阿尔萨斯地区抵抗了外来侵略,保卫由沃邦将军建起的城市。

    查理和阿梅莉两人都出生于1848年,他们的出身都十分贫困。他是修鞋匠的儿子,她是手工业人之女,其父以铁匠为职业。查理结婚之前在上莱茵省的伊乐福斯当厨师。根据当地教会的记录,至少自1664年起舒莱尔家族便在此定居。阿梅莉在勃艮第省的塞尔吉的一家面包店里做女仆,她是在那里出生的。

    这对夫妇五年之内生了五个孩子,都是男孩。欧仁是在巴黎的圣弗朗索瓦-艾扎维教堂里受洗礼的,也是惟一存活下来的孩子。“家里生活得很艰难,我正是在这种拼命干活的环境下长大的,面前的榜样便是我自己的父母在做苦力。”每天上学之前,小欧仁“要挑杏仁,给点心模子上黄油,头上顶着柳条筐送货”,这位工业家后来回忆道:“我当时又是学徒又是小学生,后来是工人兼大学生。”

    这孩子未来的命运似乎就这么定下来了。然而世事多变,1891年的“巴拿马运河丑闻”将他父母的积蓄吞得无影无踪。几年以后,他们不得不跑到巴黎郊区的勒瓦洛瓦-佩雷区安置下来,并盘购了一家小店继续做点心生意。由于他们的面包店给讷伊的圣克洛瓦中学送货,舒莱尔太太也希望儿子读点儿书,欧仁也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这所精英学校。他的很多同学日后都成了知名人物。如此欧仁便与未来的哲学家勒内·勒塞内成了好朋友,后者为《性格学专论》(Trait?de caract巖ologie)一书的作者。

    “笑神”是同学们给他起的绰号,因为欧仁又有趣又爱开玩笑。他也很有才华,不管什么科目,成绩总是班里的前三名。他在圣克洛瓦中学一直读到初四,然后进入孔多塞高中继续上学,对他父母来说这要作出“很大的牺牲”。他在这里结识了**员雅克·萨杜尔,后来成为他一生最忠实的朋友。

    通过中学会考以后,欧仁希望就读于巴黎高科或中央工艺学校,但是家中的经济状况无法让他继续深造。加上他们刚刚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财政打击,舒莱尔夫妇不得不卖掉他们的小店回老家阿尔萨斯大区。欧仁得找工作,他做起了流动商贩,在露天市场上卖些零布头。

    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他又回到了巴黎求学,最后得以进入化学专科学校就读,1904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他回忆道:“有些教师很喜欢我,帮了我很多忙。”

    毕业后他在索邦大学得到职位,做维克托·奥热教授的助手。后来,因为他对工业较感兴趣,便于来年转入了法国中央制药公司(Pharmacie centrale de France),其实该公司名不副实,这不是一个药房,而是座工厂。该厂实验室主任是比谢先生,奥热教授是他的顾问。三年之后,年轻人便开始领导化学小组,同时成为《玫瑰月刊》(Revue Rose)的编务,这份刊物的内容与名称毫不相干,其实是一份大型科学杂志。这时欧仁已经成熟得足以着手自己的事业了。

    1996年11月18日,利利亚娜·贝当古在化学专科学校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谈到她父亲的创业史,这所学校后来成为巴黎国立高等化学学校。她说:“有一天,有位理发师请奥热教授给他推荐一名能帮他在头发方面做些探索工作的研究员……没人愿意,只有我父亲举起了手。理发店在巴黎的另一边,我父亲每周两个晚上得步行赶到那边。过了几个月,他向奥热教授宣布他将安顿下来在‘自己家’做实验搞研究。就这样在自己家的厨房里,他发明了第一批染发剂……”

    这就是第一代合成头发染料,那是1907年,他为它命名为“奥莱雅”。两年后,他创立了法国无害染发公司,对原商标进行校准并改名为“欧莱雅”,欧莱雅就这样诞生了。

    他的公司坐落在巴黎阿尔及尔街一个小院的尽头,其实就是舒莱尔住所的两间房子。这套两居室成了办公室兼实验室和展览室!他晚上研制产品,白天就一家家地跑理发店。他胆小得要命,是个蹩脚的推销员,每个月底都捉襟见肘。“我一个人生活,自己做饭,在我实验室里的一张行军床上睡觉。现在想起来,我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活过来的。”

    幸运的是,他终于研制出一项高质量的产品,这给他带来了“一点儿小利润”。这一转折又引出了新的喜讯,像是一出精彩的成功故事的开头。他以冷峻而生硬的调子在一份笔录中这样总结道:“1909年,我的经济状况有了改进,我同贝茜·董修厄小姐结了婚。可我们只在1922年才有了孩子。”人们将感谢他的“只在1922年”。

    同一阶段,通过一位表兄,他结识了一位会计,从埃佩尔奈来的安德烈·斯佩里,后者就职于Cusenier公司,一个生产烈性酒的厂家。这位理财专家拥有一小笔积蓄,舒莱尔这位精力十足的老板所提出的计划说服了他,使安德烈·斯佩里成为拥有舒莱尔20%资本的合伙人(直至他1936年去世一直如此)。舒莱尔从此搬到一处大一点的公寓安身,在卢浮宫街,有四间屋子,雇了一名指导人员,是原俄国宫廷理发师;还雇了一名推销代理人,此人极尽巧舌之功能,舒莱尔不用再与那些理发师打交道了!从此欧莱雅的事业蒸蒸日上……

    此时,在那些只知道他是30年代及德军占领时期为极右阵营里的一名激进分子的人看来,舒莱尔当时所从事的工作着实会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20世纪初,青年舒莱尔比较接近社会党。20岁之前,这个“人民子弟”还在巴黎小教堂区与雅克·萨杜尔、马塞尔·卡谢等其他几位左翼人士一起创建了一所简陋的民间大学。舒莱尔好几年的业余时间全部都贡献给了这项事业的发展。1910年左右,这位化学家还曾尝试做过共济会成员,不久于1913年放弃。他从来不是一个很虔诚或很努力的会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在战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这点我们还记得),但他并未忘记他的同志。1924年,雅克·萨杜尔于1917年去俄国执行完公务后回到了法国。这位律师是德·阿尔贝·托马律师事务所的成员,后者在炮兵与军用设施机构任副国务秘书。由于雅克·萨杜尔同情布尔什维克,当时便在俄国成为一名红军视察员。一回到法国,他马上便被定罪为投敌叛变,在法**官审判中被判处流放苏联。

    舒莱尔身着荣誉骑士的军服去法庭为他作证,除了他还有马塞尔·卡谢和德·亨利·巴比斯。等到战争结束,萨杜尔(仍然是**党员)回报了他的拔刀相助之恩。1946年,在舒莱尔受到被清洗的威胁时他便挺身而出。

    当时,这位初出茅庐的企业家的事业正方兴未艾。为了把欧莱雅的牌子及其产品大众化,他已经同“头发商人”及一名理发师(他后来以“高利”买下了他们手中的股份)一起创办了一份杂志,名为《巴黎发型》(La Coiffure de Parris)。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个多事之秋,女性主义正在抬头,而舒莱尔的短发模式则使得这些女士们将她们漂亮的脖颈展现了出来……

    1929年,路易丝·布鲁克采用了这一“男孩子”发型,清爽而明快,是圣女贞德的风格。作为电影《露露》(Loulou)与《丐帮头目》(Roi des mendiants)的女主角,她走的是那位年轻姑娘的道路,即1914年以来巴黎康蓬街一家时装店的女主人:可可·夏奈尔。当时这位小姐的短发如同她的模特所穿的超短裙一样遭受非议,因为当时流行的还是在查尔斯顿舞的节奏下穿衬衫式连衣裙,脑门前梳刘海儿的形象。

    这是个事件呢还是一场革命?是一场革命!妇女们匆匆忙忙跑进理发店,使得法国几年之内就新开了4万家理发店,这对欧莱雅来说可是个推销新型染发剂的大好时机。

    欧莱雅染发剂品名为Imedia,它在当时染发配方的新发明中崭露头角。但是这类染发剂会引发过敏反应。舒莱尔先走了一步,作为营销人,他建议顾客事先在皮肤上做试验,甚至还设想出了一种保护措施,这受到妇女们的交口称誉。

    Imedia染发剂在法国及国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畅销意大利、奥地利、美国、巴西等国。我们的企业家离开了卢浮宫街搬到让雅克卢梭街,并在克拉威尔街建成了一座工厂,是在巴黎东北部高地肖蒙墩附近,他把公司所在地安置在一个与它名字相称的地方:皇家大街,离马德莱娜教堂只有几步路。

    应该说他的发明层出不穷。1934年,他推出了多谱(Dop),第一种大众洗发液。舒莱尔的历史与法国人对卫生要求的慢慢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诉法国人,说他们很脏,很难闻,外观也不好看。”老板对他手下的营业人员建议这样说服客人。

    1935年,由于舒莱尔在阿古艾斯特乘Edelweiss号出海时总被太阳晒得脱皮,他便和研究小组一起研制了一种防晒油,即太阳琥珀。他们先在蓝色海岸做了试验,然后产品便在全国范围内销售,那是1936年……正好是法国实行带薪假期后的第一年!

    欧仁·舒莱尔有时候还是满有运气的,往后再看看这位先驱者如何将他的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欧莱雅已经拥有1 000多名员工,这还只是个开端。直到二战结束,这家企业已在社会变革中得到了诸多好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自来水设施的现代房屋的兴建,娱乐的普及化等。公司没有预见到这样繁荣的增长势头,要不然在两次大战中的发展可能就不是一个人能顶得了的,可不要小看了欧仁·舒莱尔的能力!

    我们的企业家又去进行新的探索了,当然并不总是顺利。他虽然腼腆,但是个有天赋的男人。有位梳子制造商是1909年创刊的《巴黎发型》的广告客户,在他的要求下,舒莱尔于1919年担任了一家塑料工厂,即赛璐璐企业的技术主任。他用自己的一项及时的发明在几年之内振兴了这家公司,并使产品生产增加了10倍。由于他是以股票方式获得报酬,很快便成为该公司的主要合伙人。

    1925年,他把这家公司与塑料材料总公司合并起来,成为当时该产业最大的一家集团,然后在欧洲各地开了许多连锁店。新的合成集团被命名为法国诺贝尔公司(Nobel fran峚ise),提前实现了集中化!

    同一年,这位魔鬼式男人与奥古斯特·吕米埃和普拉维克·费尔默在里昂成立了一个电影摄影制作公司,以及另外一家酚醛塑料制品工厂,即Agatine公司。

    再回来讲诺贝尔公司。在合并的过程中,舒莱尔失去了新成立集团的财产控制权,却成了它的总裁。虽然他完全可以胜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