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节 崔恩卿回首报业改革路(2/2)

月怀胎才能有新的婴儿。中国报业也经历了十年,八十年代整整十年孕育着报业新的改革。在第二阶段孕育期,报业的基本特征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第三个阶段是九十年代以后,不断有新的婴儿诞生,中国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崔恩卿称它报业转型期;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在第一个阶段,中国有报纸,但没有报业,没有报业市场,没有报业经济;到九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了报业,开始出现了报业经济,开始出现了报业市场。这都是很重大的变化。

    进入报业的转型期,中国的报纸才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在单一的宣传、教育的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双向的信息传递的内容,这是报业转型期很重要的特征。这个时期的报纸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功能,这个特征一直发展到现在。他之所以认为这是报业转型期,是因为这个时期报业的主体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党报的系统有《广州日报》作为代表,青年报刊界系统由《北京青年报》作为它的代表。进入九十年代的中期,又有一批以都市报命名兴起的报业群体,《三秦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形成了报业群体。但这些报纸还不能代表中国报业的主流报。崔恩卿用两句话概括九十年代中国报业市场的形态:边缘报纸闯市场,主流媒体守旧营。这就是九十年代转型期的基本特征:边缘的报纸开始了市场化,但是党的机关报还是基本保留原来的办报模式和它的操作手段。

    进入2000年,中国报业进入了第四阶段:发展阶段,中国报业进入了更新的发展期。按照九十年代中国的报纸出现的变化和走势,崔恩卿认为21世纪的中国报业的变革趋势应该是“都市报纸主流化,主流媒体市场化”。都市报纸要以主流资讯服务于主流人群,而党的机关报、大报也要走进市场,使自己能够贴近市场,这是2000年后报业的一个基本特征。

    崔恩卿主持《北京青年报》的经历,正跨越了他所说的报业孕育期和转型期,而他重新进入报业市场时,已是第四阶段,进入了21世纪群雄逐鹿的局面。他对报业改革时期的划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在北京青年报社事业正蒸蒸日上之际,崔恩卿离开了北京青年报,我们对《北京青年报》报业经营实践的研究暂告一段落,对他个人报业旅程的探究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