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与高手下棋(2)(1/2)

    我呢,反正议论也比较多,争议也比较多,我认为什么事情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干下去。我这个人也不是很固执的,我也经常在听别人的意见,包括员工有什么意见、建议,那我认为对的我就吸收了,甚至我说过的话也可以改变,但是就是我认为是对的我肯定坚持,我会不理你的,我按照我的想法,我认为正确的我就做到底,给它做好。

    在一片喧嚣声中,娃哈哈非常可乐踏上非常之旅。四年过去了,非常可乐并没有如一些人预料的那般可笑地出局,请看如下数据:

    1998年:以非常可乐为主体的娃哈哈非常系列碳酸饮料销售738万吨。同年,可口可乐系列碳酸饮料销售194万吨,百事可乐系列碳酸饮料销售76万吨;

    1999年:非常可乐销售399万吨,可口可乐204万吨,百事可乐91万吨;

    2000年:非常可乐销售48万吨,可口可乐218万吨,百事可乐109万吨;

    2001年:非常可乐销售62万吨,日益逼近百事可乐。同年,包括非常可乐在内的娃哈哈系列饮料总产量达250万吨,第一次与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总量打了个平手,在向来是两雄争霸闲人免进的中国可乐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已日渐显现。

    2002年一开年,娃哈哈非常系列碳酸饮料销售持续大幅增长,远远高于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的增幅,带着现金等待提货的客户排起了长队,各地市场全面旺销。在湖南、新疆、江西、东北三省等地,非常可乐均成为当地的领导型品牌,市场份额甚至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上。

    非常可乐成功了,今天我们反过头来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做非常可乐?为什么一定要挑战可口可乐?

    宗庆后知道对手的厉害:洋可乐初进国门时,国内无一能与之抗衡。到如今,中国已成为洋可乐在全世界的第六大销售市场,在亚洲销售量仅次于日本。投资规模也由最初的几百万美元上升到8亿美元。在全球碳酸饮料销售中,可乐占到一半,可乐市场空间巨大。

    而宗庆后也最了解自己的企业:到1998年,经过11年的发展,娃哈哈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之一,位列中国最大经营规模500强和最大利税500强之一,在全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500强中,娃哈哈跻身前20位。

    在这场非常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土洋大战中,论规模、讲实力,娃哈哈与可口可乐是有差距,但是,不参与高起点的竞争,娃哈哈就不可能发展。娃哈哈本身就是通过与对手的竞争不断发展壮大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娃哈哈的今天。

    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展开面对面的竞争,这就是我常说的“与高手下棋”。

    世纪之交,我国一批具有向世界名牌挑战能力的中国名牌将脱颖而出。艰巨的任务是缩小与世界名牌的差距。高层次上的品牌竞争,将再一次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娃哈哈非常可乐向可口可乐发起冲击,就是为了缩小与世界名牌之间的差距,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也只有与高手下棋,才能真正使自己提高。

    宗庆后认为,娃哈哈在打响收复失地第一枪之后,就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放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不断给这种竞争创造新的后劲。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不仅仅是品牌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科技力的竞争,是一种企业内涵的全面竞争。

    所以为什么叫“非常可乐”、“非常选择”,这里面包含了宗庆后复杂的情感。既有非同寻常不同凡响的含义,又有决战的气概隐含在内。“非常选择”还有娃哈哈的决策者们也深知前路艰险的意思,更有呼唤国人扶助的意思。总之,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是中国第一代可乐竞争勇士被“两乐”消灭以后的第二代可乐。

    很多人将宗庆后的非常之举看成是一次民族品牌的“复兴”之举,而宗庆后也是以打“民族牌”作为非常可乐推出后的广告情感诉求: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透过娃哈哈“非常可乐”,我们看到的是宗庆后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抱负、他的誓死与洋可乐试比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信中国民族工业不能打翻身仗的民族气节。在宗庆后举起“娃哈哈”旗帜的那一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