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及时“整合”业务流程(1/2)

    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70年代评出的世界500强中,近2/3的公司如今已经从“榜单”上消失,中国企业的旺盛发展期只有短暂的7年,甚至还不到中国人平均年龄的1/10。中国企业经过迅速发展的20多年以后,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很多企业高层都在考虑的问题。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好企业会变“坏”?而且变“坏”所需要的时间是那么短?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教授认为:“在我看来,企业所谓‘流程’的阻碍,是导致很多好企业变‘坏’的根源所在。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不断充电,不断改变,应该成为每个企业家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2001年,哈佛大学对数几百家美国公司进行了调查,希望能找出明星企业失败的根源所在。结果他们发现,流程上的惯性“是导致这些企业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所谓“管理惯性”,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看来,就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层无视环境变化,所采取的战略方针、管理手段缺乏变化,最后导致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面前显得非常迟钝。不仅大企业如此,小企业也没表现出“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有时他们的反应更加迟钝。

    管理“惯性”的产生其实是企业战略构架惹的祸。许多企业都过早地为自己的未来制定了战略构架,殊不知,一味遵循该框架会把企业变成“盲人”,无视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这种管理上的惯性,甚至是管理上的固执,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还都不知道联想,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四通。该公司凭借一款“四通”打印机,享誉中国大江南北,1992年它的名声和市场份额达到了最高点。

    当时吕巍教授正担任他们的战略顾问,他所在的顾问小组将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交给了四通公司高层。报告认为,电脑的功能远远超过电脑打印机,四通的那款打印机很快会被电脑取代,因此建议四通立即改变策略。可四通高层看到报告后,问了顾问小组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们去过日本没有?”大家都摇头,他就告诉大家说,在日本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5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使用电脑打印机,另外5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使用电脑,结果半年后那些用电脑的学生全部要求换用电脑打印机。这位高层和其他管理层坚信,电脑打印机的生命期还会有很长时间。

    结果,吕巍教授的顾问小组被认为是“鼠目寸光”,而管理层制定的战略则是与“巨人同行”。

    直到1994年,四通上市后开始和康柏、NEC、松下电工等跨国公司合作,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却错过了发展个人电脑的绝好机会。而此时,先前比四通弱小得多的联想则利用这个机会,一下子成长为巨人。

    可以说,战略的盲目制定,对市场变化的不作为,这些管理上的惯性加固执是导致四通风光不再的最主要原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