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促销智慧点滴(4)(2/2)

身的刮刮奖瓶盖奖以及其他暗奖的窃取?

    正如以上这位先生所面临的问题,他的公司的茶饮料在开展“开瓶见喜”和“再来一瓶”促销活动时,某些经销商把饮料瓶底对着阳光“透视”瓶盖看是否中奖,“截留”有奖饮料。由于经销商的“违规”行为,使企业的产品促销计划大打折扣。

    对于此类暗奖的防窃方法,我们认为可以考虑采用这些方法来应对:

    1.增加暗奖的隐秘性,譬如在瓶盖的内盖处覆盖一层贴膜,消费者购买后需揭开贴膜方可兑奖。

    2.通过广告提醒消费者购买时马上刮开兑奖,暗示消费者对于已被刮开的产品拒绝购买。

    3.促销时,厂家区域管理人员尽量到场,促销前派出的协销人员,应对本区域的每日促销产品量和奖赠品放量进行统计并保证每日上报。发现缺漏应首先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与经销商交涉。

    4.促销阶段结束后,厂方应与经销商对销量和促销品发放量进行对账,如出现大的缺漏应及时进行交涉。

    为了维持相对良好的客户关系,厂方应派出经验老到的营销人员实施。

    如果数量较小的话,只要把账对清楚就行了,不需收回促销品,可折算为其他的激励措施。

    对于数量很小的缺漏,可暗示经销商厂方已经清楚但不追究,毕竟“水至清则无鱼”。

    除此之外,作为厂方还应当注意的一个手段就是“联合促销”。

    对于一些大区域有实力和影响力的经销商,厂方应多考虑设计联合促销的方案,请他们参与促销策划和实施,使用共同的既有资源(已经实现所有权转移的产品、共同采购奖品等)进行促销。

    同时为了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应针对促销制定对经销商的激励措施。

    这样,也可有效淡化和减少经销商主体主动窃奖的动机和行为。

    同时厂方也应该有一手是硬的,应当把促销品管理作为条文写进合同,以便进行有效监管。

    对于一些明目张胆不顾后果进行窃奖而且数量巨大的经销商,除了按照经销合同处罚外,对一些销售业绩一直不好的经销商应当立即取消其经销资格。

    同时也应对一些在促销中销量好,且严格遵守促销纪律的经销商予以奖励,从而有效地震慑其他有不同情节违纪行为的经销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鼓励遵纪的经销商的效果。

    另外,企业还可尝试在促销活动中,相对削减大经销商(一批)管理促销品的权力,直接把促销品送到销售终端,解决分销渠道(一二批)层层盘剥的促销品发放阻力。

    这样可有效防止中间经销商的截留,并把促销活动的奖励也按照分销层级设立,这使各分销层级都在促销中得到实惠,推销此产品自然也会很卖力。

    以上模式尽管看似简单,却可以解决一些买赠促销活动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