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8篇 九变(4)(1/2)

    冯亭以利诱赵解除韩国之危

    战国末期,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上党是韩秦之间的门户,上党一旦陷落,韩国就岌岌可危。上党守将冯亭抵挡不了秦军的强大攻势,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决定把距上党最近的赵国拉进来当替死鬼,便派使者向赵王输诚,宁愿把上党送给赵国,也决不向秦人投降。

    赵国大臣赵豹坚决反对收下上党郡,他对赵王剖析其中利害:

    “秦国想拿上党不是一天两天了,忙了大半天,却被赵国平白得手,秦国一定不甘心;而韩国之所以宁愿给赵不给秦,不过想嫁祸我们赵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后患将无穷!”

    赵王很不以为然:

    “我们和韩国纠缠了老半天,什么也没捞着,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上党十七城,不拿白不拿啊!”

    他不听赵豹的劝阻,发兵接收了上党。秦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农稼,却让赵国白吃粮,大为愤怒,便不再打韩国,而是把大军开向赵国。赵国的军力本来就远不如秦国,偏偏又把能征惯战的大将廉颇换成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赵括;结果在长平一战中,全军覆没,四十二万大军被活活坑杀,赵国从此元气大伤。

    用兵的原则是,别心存侥幸,以为敌人不会来犯,有所准备才是自保的最大凭藉。与其期望敌人不会来侵犯,不如武装自己,随时准备,让敌人想攻也无从攻起。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

    将领有五种危机:

    必死,可杀也。

    这里所谓的必死,不是怀抱着死战的决心,而是指有勇无谋,一味逞强蛮干,甚至标榜以死先士卒。大兵法家田穰苴说:“上死不胜”,指的就是这种将领。这种将领,不但很容易被杀,还会导致军队覆亡,使国家陷入严重危机。

    恃勇冒进杜松败死

    明朝末年的战将杜松,就是这样一号人物。

    杜松以平民从军,因为勇健绝伦,累积不少战功,逐渐干到了将军。

    明史上批评他“为将廉,尚气不能容物”。意思是为将清廉不贪财,但性格情绪化,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别人。曾经有一次为了一点小事,赌气剃发出家。还有一次因为战事不顺,折损不少兵马,心中惭愧恼恨,数度企图自杀;最后自杀不成,干脆把部队的辎重器材焚毁,还放着军事不管,被朝廷勒令解除职务。

    杜松的毛病不只这些,他当了将军以后,往往不顾体统,没事就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