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8篇 九变(3)(1/2)

    从害中见利李绛收服强藩

    唐宪宗李纯颇有志气,他不愿意当个“仅供参考”型的老大,下决心改变这个局面。

    元和七年,强势藩镇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了。按照惯例,一定由儿子田怀谏继任,因为田季安早就将田怀谏任为副使。接下来的戏码一定是,上报中央,要求追认;等中央签了字,画了押后,大家又彼此互不相干。

    但李纯不肯再当橡皮图章,他打算予以驳回,并出兵讨伐。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李纯的强力反应;只有大臣李绛慧眼独具,把形势看了透彻,极力反对。

    原来田季安生前,为了怕部将专权,对自己不利:所以将兵力均分,让彼此相互牵制,自己则居中操控。问题是田季安能控制住局面,田怀谏则未必罩得住,因为田怀谏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鬼。小鬼当家,注定是走个过场而已,一定有手下悍将不服并起而代之;而代之者一定会遭同侪怨怒,形成众矢之的。这时候,他唯一的出路,只有寻求中央支持,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等大鱼自动入网来。

    事情的发展果然完全如李绛所预料,部将田兴果然把田怀谏拽下马来,自己粉墨登场。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于是上书中央,表示归顺;除了遵守朝廷法令之外,还请求中央委派官吏。

    所谓请求中央委派官吏,其实就是请中央追认他的地位。而李绛看出来,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若处理得当,将可使朝廷和藩镇之间的互动,产生关键性的正面变化。于是他力劝李纯:

    “这次和以往不同,千万不要派使者去宣慰;而是打破惯例,由陛下直接下诏,封田兴为节度使。为什么呢?田兴现在四面树敌,很多当年的平行将领都想效法他,取他而代之;所以他才被迫归顺朝廷,借机壮大声势以自保。我们趁机雪中送炭,给他恩典,他能不加倍图报吗?如果像以前一样,随便派个使者到那儿,再根据往例,先把他请求为节度使的奏表带回朝廷;然后再由中央派人送出诏书,加封他为节度使。一套官样文章下来,不但折腾人,而且没有办法让他直接感受到朝廷恩典;根本激荡不出图报之心,封了等于白封。所以,我强烈主张:不要再派宣慰使,而是直接下诏封官。这可是个千载良机,机会一失,后悔莫及啊!”

    然而,由于大臣们强烈主张按规矩办事,而使者也已出发数天了。李绛心急如焚,再次劝李纯说:

    “派出宣慰使是封,直接下诏也是封,结果一样,反应、效益却天差地别,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如果现在派快马带着诏书,还有机会挽回:如果恩典不是越级、破格而得,感恩图报的爆发力一定不强。陛下啊!陛下!时机一过,是不会再回来的啊!”

    在李绛连番劝说下,李纯大为感悟,终于下诏,直接封田兴为节度使。接到诏书后,田兴感动得流泪下拜,立誓对朝廷永远效忠。

    事实上,魏博镇历经四任节度使,前后四十九年来,—直是最跋扈不臣的藩镇。但在李绛的精密布局下,不费一兵一卒,就归服中央,藩镇联合独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了。

    而田兴也因为感恩戴德,对朝廷忠心不二;附近藩镇好几次游说他一起背叛朝廷,田兴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成为朝廷处置藩镇所倚重的一支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