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成功之源基因(4)(2/2)

为万向集团公司。现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香港理工大学博士。

    鲁冠球把一个铁匠铺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企业集团,不但被誉为企业界的“常青树”,而且其精神世界也灿然升华,坦荡洁净。不但在实践中为发展中国乡镇企业带领农民致富走出了新路,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和贡献。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倦学习,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获得了高级经济师和高级政工师的职称。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已有60多篇论文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全国和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被誉为“农民理论家”。

    有一位叫贤文的作者在一篇叫《鲁冠球的成功之源》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在中国的改革舞台上,有些人昙花一现,有些人折戟沉沙,而鲁冠球始终追逐着时代的潮流,保持着一种旺盛的改革热情,创造着常青树的奇迹。这种旺盛的创业精神,来源于鲁冠球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来源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追求。

    只有两年学习经历的鲁冠球,从创业之初至今,一直保持着认真学习的习惯,几乎没有一天不看书、不摄取新知识。他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活动半小时后便读书,每天晚上工作再晚,也要看一个小时的书才上床休息。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使鲁冠球得到了多方面的受益。其一,拓宽了知识面。我听过他的一次讲话,从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历史使命到股份制、劳资关系与国际接轨,这些经济学的专门术语和涉及企业改革的热门话题,鲁冠球都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生动的讲述。不仅如此,他还保持着中国企业家的一项纪录:发表上百篇学术论文,其中6篇刊登在《求是》杂志上,8篇在全国大型学术评比中获奖。其二,提升了精神境界。拥有巨大资产和荣誉的鲁冠球,至今依然一身土气,没进过舞厅,没打过保龄球,十几年的老屋仍不肯换新的。对事业他依然保持着当年创业的那股劲头。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其三,凝聚了一批人才。如今,万向集团已有大学毕业生800多名,工程师上百名,有专家、教授组成的顾问团,使企业成为一个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因此,鲁冠球也被人们赞誉为“智能吸收器”。鲁冠球的创业经历,再一次证明了**同志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读的书多了,精神境界就会随之提高,视野就会随之开阔,就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