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2/2)

器,全部武装起来。各路平

    叛部队,仅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战斗,把广州商团的叛乱平息下去。

    参加平叛的学生军,大都是初上战场。徐向前生平头一次荷枪实弹作战。他生性有

    股子猛劲,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等回味过来流血牺牲的情景,敌人溃不成军,战

    斗很快结束了。在《历史的回顾》中徐向前写道:“广州商团军是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的

    一支买办武装,与东江军阀陈炯明相勾结,趁孙中山和黄埔大部力量东出韶关之际,公

    开发动反革命叛乱,妄图推翻革命政府,胁迫孙中山下台。一时广州形势十分紧张,黄

    埔军校师生又回广州,参加平叛。在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中,黄埔生首次上战场,大家

    很勇敢,受到了锻炼,树立了军威。”

    黄埔军校在革命风雨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平定商团以后,徐向前所在的第一队

    学生军,又全部返回黄埔岛上。这时已进入秋冬,学生军该换冬装了,不但冬装没着落,

    甚至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张治中在《五百师生的艰苦创校》一文中记述着:“……当

    初我们在那小岛上面第一期学生五百人,都是各省各地的热血青年。然而是可怜得很……

    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还是有了早上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明天……我们常常听到

    廖先生(即廖仲凯)同我们讲起筹款时种种困难的时候,他几乎落下泪来。他晓得本校

    明天的伙食费就没有了,今天就得四出奔跑设法,一直到了下午**点钟,还没有得着

    一个钱的时候,他只好跑到军阀的公馆里面去。这一些军阀总是正靠在烟榻上抽大烟”,

    “等到军阀高兴了,他才提出某一个地方有一笔款子可以让他去收一收,只说有一个紧

    急的用途,始终不敢提到是为黄埔学生的伙食,然后,这班军阀才答应廖先生,然后我

    们这五百个热血的革命青年,才不至于断炊……”

    军阀的手中有军队,不愁没钱。他们每天灯红酒绿,孙中山和他的门徒们,却在忍

    饥受冻中闹革命。黄埔岛上,每天是歌声、口号声不断。徐向前经历过一段随孙中山做

    卫队,又经受过平叛战斗,头脑中增加了许多问题,要思考,要解答,他更如饥似渴地

    读书。他结识了同队的蒋先云同学,经常和他一起交谈,向他求教。

    蒋先云是黄埔军校第一队中出类拔萃的学生。文才、口才都是一流,提笔成章,登

    台演说滔滔不绝。他是湖南新田人,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时,“五四”运动中就是

    学生中的先锋分子。做过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1年10月**到衡阳考察时,亲

    自介绍他加入了**。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对蒋先云有一段记述:“我们经常

    看见他晚上还在灯下读书、看小册子。他斗争坚决,作战勇敢,头脑敏捷,堪称青年军

    人的榜样;连蒋介石也很赏识他的才干,曾要他当过秘书、警卫营长。他和我经常交谈,

    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在一篇东征归来的文章中,写下这样的话:‘革命军自有革命军的

    本色’‘革命军人的头衔不是赠品’,‘我们希望革命政府旗帜下的军人不要作假革命

    军’。北伐战斗时他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

    “在黄埔军校,我们紧紧团结在以蒋先云为首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旗帜下,不断地

    与国民党的右派和‘孙文主义学会’中的**分子作斗争。”

    风雨飘摇,时局更加动荡。国民革命急需带兵的人,孙中山决定黄埔军校第一期于

    1924年11月9日提前毕业。孙中山11月13日从广州乘永丰舰北上,经过黄埔港时,又特地

    到黄埔军校,观看学生的战术演习,并参加了为他送别的宴会。

    傍晚才登舰离去,军校师生列队在码头上,欢呼致敬。谁都不会想到,这天是与他

    们敬爱总理的最后诀别。这也是徐向前最后一次见到孙中山。徐向前从到广东考入黄埔

    军校以来,多次听到过孙中山的演讲,又荣幸地参加卫队,多少日日夜夜,都伴随着他。

    虽然是一兵一帅的关系,没有特别的友情,可是由于革命的理想目标一致,兵与帅的心

    是紧紧相贴的。

    广州的局势,突然吃紧了。盘据在惠州的军阀陈炯明得知孙中山北上到了北京,认

    为时机已到,便于1925年1月7日下达了反攻广州的命令。他还在东江地区收复了许多土

    匪,号称拥兵10万。1月27日,叛军首先向虎门要塞发起进攻。2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布

    总动员令,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争开始。徐向前这时已被任命为入伍生队副排长,

    第一次领兵,踏上了征战的路程。

    东征大军兵分三路:右路军有粤军许崇智所部1万人,黄埔军校教导一、二团和学生

    总队3000人;中路军为刘震寰所部桂军,约6000余人;右路为杨希闵所部滇军,约3万余

    人。

    徐向前作为一名基层军官,当时不了解全局兵力部署与行动的情况。他帝的学生军

    编在粤军第二师,开始的主要任务是做战勤和宣传工作。有一点徐向前是感受很深的,

    那就是周恩来领导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使政治工作十分活跃。东征开始在誓师大会上,

    徐向前就听到了周恩来的政治动员讲话,以后,一路到东江地区,多次见到周恩来,听

    到他的演讲。他声音响亮,鼓动性强,立志推翻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压迫的讲话精神,

    深深印在大家头脑中。军校政治部颁发的《敬告士兵同志们》,徐向前揣了一张,多次

    读给同志们听;军校政治部要求人人高唱《国民革命歌》、《爱民歌》、《军校校歌》,

    一路上成了征战人的进军号角,成了唤起民众的武器。徐向前一生都记着《爱民歌》中

    的歌词:“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踏禾苗坏田产,莫打民

    间鸭和鸡。”军校政治部在《告百粤父老兄弟姊妹》书中宣布:“有违反我们所宣传的

    行为者,请不必客气,具实向我们官长报告,定必依法惩办”。徐向前身为小军官,每

    离一村,按照告人民书的精神,细心查看军人住过的房屋,征求老乡的意见。这时,他

    虽然学会些广东方言,但对东江一带的群众言语,听起来吃力,说起来更不行。有时动

    纸笔与群众“交谈”,或者请学生中的广东人当翻译。

    东征作战,从广州出发,历时两个多月,打遍了东江,直捣汕头。作战中,徐向前

    所在的学生军在右翼作战中,人人奋勇,大显军威,同学中有一个口号:“不要钱,不

    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每天高唱着歌:“以血洒花,以校为家,卧薪尝胆,努力建

    设中华。”战场上黄埔的学生不少人英勇献身。征途中,徐向前由于带兵好,行军作战

    中以身作则,升为排长。

    以黄埔军校为骨干的东征右路军,连战皆捷,攻淡水、下平山,直到潮州、汕头。

    右路军和中路军的刘震寰、杨希闵部队却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3月27日在东征军取得

    胜利的关头,噩耗传到前线最高指挥部:孙中山大元帅在北京逝世。

    关于孙中山北上和病死北京,黄埔军校史料是这样记载的:在东征军出发前后,孙

    中山正因北京政变而进行南北和平统一的活动。此时北洋政府由段祺瑞出面维持局面,

    自称“临时执政”。孙中山号召和平统一,希望同北洋军阀妥协。在**的推动下,

    孙中山抱着在北京召开全国国民大会的愿望,从广州坐船经上海,又绕道日本到天津,

    最后到达北京的。在北京的段祺瑞与国民军表面上热烈欢迎孙中山,实际上把他当成摆

    设。军阀们另有打算,把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束之高阁了。孙中山本来就有相当

    严重的肝脏病,到北京后连累加生闷气,陷于进退两难,病情加重,于1925年1月26日入

    协和医院施行手术,3月12日病逝在北京。

    这位革命的伟人,黄埔军校奠基者,在军校师生中影响之大,威望之高,是无法用

    笔墨形容的。当时,军校学生军正在前线,校部对孙中山逝世的消息,一直保密到3月底。

    徐向前第一次知道这不幸的消息,是从一张蓝色纸印刷的号外上看到的。消息传开,黄

    埔生无不悲痛落泪,第一队做过孙中山的卫队感情更深,许多人失声痛哭。3月30日,徐

    向前参加了在兴宁县北门外屋坝举行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大会由何应钦唱

    礼,蒋介石宣读了誓词和孙中山的遗嘱,周恩来宣读了祭文。最后全体宣誓:“我陆军

    军官学校全体党员,敬遵总理遗嘱,继承总理之志,实行国民革命,至死不渝,谨誓。”

    这一天一夜,黄埔学生军浸透在泪水与悲伤中。有见识的军官都感到,孙中山死了,

    革命必定受挫。徐向前也正是这么认识的。形势到底会怎么发展,他说不出,想不清楚。

    很快消息传来,自称是孙中山忠诚学生的滇军司令杨希闵、桂军司令刘震寰,突然在广

    州反叛;5月20日滇、桂军占领了广州市的狗头山、观宿山和电报局、火车站。代理大元

    帅的胡汉民被逼到永丰舰上。广州革命政府危在旦夕!

    面对这瞬息万变的局势,徐向前又随军速返广州,平叛刘、杨,挽救广东革命政府。

    东征五个月来,每天行军、打仗,打仗、行军。脚走疼了,腿走肿了,浑身浸泡在汗水

    里,湿了擦干,干了又浸湿。如果说上次平叛广州商团是一次实战演习,这次东征是苦

    战、恶战了。东征几个月,徐向前职务上从副排长晋升到排长,认识上却大大跳跃了好

    几个阶梯。

    他开始思索:什么是军权?什么是真革命,什么是假革命?

    他开始理解:孙中山为什么那么重视办黄埔!

    6月,革命的党军第一旅——这是以黄埔军校教导一团、二团为基础编成的,首先开

    进广州城,与叛军展开激战。在工人罢工、农民助战有力配合、支援下,革命军最后把

    叛军撵出广州。徐向前和他的战友们又踏上黄埔岛,开始了新的课程。

    东征作战,对他们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课。

    疾风过去,骤雨暂停。第一次东征胜利了,广州平叛胜利了!然而,摆在徐向前和

    革命军人面前的,只是征程的第一步。